18《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8《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ID:31700776

大小:54.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18《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_第1页
18《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_第2页
18《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_第3页
18《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18《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堂教学严谨,进行的紧张而有序,老师的教态自然,有一种亲和力,给人一种充满激情的感受。"这是听课老师给我的评价,但我常常体会到教师上课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灵活机智的运用课堂资源,教学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反思。并应用于下次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通过《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引导学牛•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和新知识的应用。所以,这节课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体现这一理念头。1、情景教学法:课前

2、我创设了一个〃小鱼是由几个三角形组成的〃教学情景。这样的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去解疑,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游戏教学法。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摘苹果〃、〃数蚂蚁〃、〃送信〃3个教学小游戏。即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人,教师是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作者〃的功能。3、合作交流法。以“同桌互相帮助,完成表格〃为合作交流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3、的知识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二、用激励性的语言,创设激情的课堂。在上课这前,我曾经短时间的接触这些学生,刚一见面我就说:"我在没来咱们班这前就听说,二年一班的学生是纪律最好的一个,你能表现给老师看看吗?"学主一听马上就安静下来,坐得直直的。我又说〃我还听说你们是最聪明的,你能看懂我这个姿势吗?〃学生马上回答说〃你这是让我们把双手放在桌子上,不乱动。〃我又连忙说:〃你真聪明,只有这样做你才能认真的听课,学到新知识。〃上课时,我让学生倒背6的乘法口诀,发现有几个小学生,把自己的眼睛给捂住了,我对其它的学生说:"刚才同学们背诵乘法口诀时,我发现

4、有几个小学生,把自己的眼睛给捂住了,来证明自己是在背诵,像这样诚实的孩子,才是值得大家表扬和学习的,把掌声送给他们!〃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这样,我不断的用激励性的语言,创设了一个富有激情的课堂,使在座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感染,兴趣盎然。三、教学不足。无论是多么严谨,多么有激情的课堂教学,都是有缺陷的,有人说:"教学就像维纳斯一样,都是有缺陷的艺术。"这节课中,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1、对突发事件处理的不够好,教学机智不灵活,理念落实不到位。在学主自主编写乘法口诀时,我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你能不能用6的乘法口诀,编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应

5、用本课所学知识编写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有一个小朋友说:6x5-7等于儿?这是模仿我前面的6x4-3提出来的,和我预设的不一样,因此,我马上拿出事先预备好的习题,女口:()十二、五六()、4x6=()等习题,继续练习下去。训练学生自主编写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牛思维能力,其理念是好的,但贯彻的不够好,挖掘的不够深。我在上这堂课吋,如果马上追问一句"还有谁能提出和他不一样的问题?〃或者以我校为例当堂编写一道数学问题“因为通勤的关系,我们学校每天只上6课,那么两天能上几堂课?三天呢?"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牛就有可能结合所学说出解题方法,这样的教学机智

6、,不但引导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教师还起到一个好的引导者的作用。2、数学课应该是严谨有趣的,在本次教学中却忽视了数学书的作用。本节课进行的紧张而有序,从头至尾学生和老师互动的非常好,高潮迭起,也有很强的趣味性,特别是我出示蚂蚁图片时,有个小朋友错把2条触角当成了腿时,说蚂蚁有8条腿。全班哄堂大笑,我马上又请另一位小朋友帮忙纠正那两条是触角。最后确定一只蚂蚁6条腿。练习题设计的有梯度,层层渐进,可是从头至尾学生都没看过一眼教科书,书始终是教学的载体,完全脱离了书本,忽视教科书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取的。总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充满激情的课堂,还

7、需要教师的机智去完善课堂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