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

ID:31712356

大小:56.9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教学冃标(一)知识和技能目标:1•知道我国的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一大丘陵,并能在中国地形图上一一找出;2.知道山区的含义3.知道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地点;(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从自己生活的地区,了解自己家乡的地形及其主要特点,以及这种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Z情。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影响;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将要出示的几张图片,并一

2、一说出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哪种地形?多媒体打出图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教师: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世界五种基本地形。那在我国能找到这些类型吗?今天,我将带同学们去感受一下中国的地形特点出示课题:复杂多样的地形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多媒体上出示《中国地形图》(即教材图5-13),在教师的指点下让学生在图上一一找出中国的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一大丘陵巩固:先让同学们根据教材图5-13,熟记刚才指点过的地形单元,五分钟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中国地形空白图,让学生填图。教师: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例如昆仑山与天

3、山Z间夹着塔里木盆地,下面我请儿位同学从高原、盆地、平原屮各选择一个来描述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可见,我国山脉众多,又有四大高原、盆地,还有三大平原及丘陵,这说明了我国地形的什么特点?得出我国的地形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引导学生回答,并在多媒体上展示。)过渡: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又是如何呢?就让我们一同去看看。请大家先看四张图片。出示图片提问:这四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地形?这四种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归纳:地形类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平原、盆地种植业比较发达…山地林业比较发达…高原畜牧业比较发达…丘陵发展经济作物,如茶叶等由此可见,地形在一

4、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问:从上面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归纳:我们要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过渡:从上而的图片屮我们已经学习到不同的地形差异显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那么,在同一地形中,它们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先来欣赏儿幅图片,來猜一猜这些图片都是我国的哪些地形单元出亦图片(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先让学生说出对应图片的名称及特点。之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每一种地形内部,景观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也加剧了我国地形的复杂程度。过渡:我国拥有的这几种地形,其面积差是很大的,你们知道其中所占比重最大

5、的是哪种地形?多媒体上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出示三个思考题1)哪种地形面积最广?2)按习惯,把哪几种地形统称山区?3)山区约占我国总血积的多少得出我国地形的又一个特点:2、山区面积广大。(引导学生冋答,并在多媒体上展示)过渡:我们的家乡章镇的地形也以山区为主,因此山区的发展于否会直接影响章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耍请你们为我们章镇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活动:出谋划策我们的家乡章镇地形以山区为主,山区开发利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如何对家乡的山区进行开发建设?请你出谋划策!(可以结合课本中二位同对山区的感受进行小组讨论)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知山区

6、有利也有弊:利——矿产、水能、森林、旅游、珍希动植物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好,……弊——交通、通讯、教育条件差,经济发展较慢……为此,山区要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积极实施农业多种经营;引进人才,发展教育……换句话,开发山区时,应尽量发挥其优势。山区虽然交通不便,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劣势会逐渐改善,山区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要因地制宜的开发,这样我们章镇的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承转: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二个特点,接下来再让我们一起探讨我国地形的第三个特点即地势的特点。出示《屮国三级阶梯分布图》,结合

7、课本13页第二段文字,让学生补充完成下表名称及分界线平均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平原得出我国地势的特点: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引导学生回答,并在多媒体上展示。)探究: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气候、河流走向和人口分布的影响。出示水循环图;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慎《临江月》:“滚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