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

ID:31749609

大小:50.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7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1页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2页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3页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4页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期末复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01401绪论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二、问答: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4、活动。4、规律: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5、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06、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问答: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物质

5、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

6、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综上所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7、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90多年的历程中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4、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0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

8、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