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反思

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反思

ID:31761014

大小:58.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上传者:U-991
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反思_第1页
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反思_第2页
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反思_第3页
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反思_第4页
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反思摘要:针对学校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几点反思:信息技术运用与传统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和功能、课堂的关系、师生情感交流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反思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16-01随着教室多媒体设备和教师办公电脑的全部配置到位,以及校园网络的扩充与完善,我们学校基本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领域中已被广泛地应用。勿庸置疑,这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某些方面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逐渐成为我们学校教学手段的主流。但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既可以促进教学与学习,当然也可能防碍教学与学习。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还 处于探索阶段,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有的教师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师、学生、多媒体之间的关系,有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开发不够科学性……下面就学校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教学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和诸多问题,谈几点反思。1.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正走向一种”误区”,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仿佛有了计算机就是髙科技,才算得上现代化的教学,仿佛一个课件可以全国通用,所以就生搬硬套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每节课必言多媒体,而不去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撇开传统教学,撇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授课艺术及课堂效果,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美观和生动,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本来用传统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但为了强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了开出的课有”新意”够”现代”,授课教师还往往勉强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堆积到计算机上来,因此有许多老师的课件是”书本搬家”,毫无必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模式,对于一些利用传统手段,并且已经证明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没有必要去用现代技术。而应该探索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案,何况大规模的用一种传播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证明是没有太大效果的。多种传播方式共同使用,不仅能很好促进教学的发展,还能保持原有的已经证明有效的传播方式好的特点。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能太过平庸,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大多数的老师往往是把书本上或者平时设计在教案本上的内容和文字添加到计算机上来,或者在添加几张图片就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这不是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精华所在,我们应用多媒体的目的就是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但决不能只停留于其表现形式上,那样就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在一堂'‘电场中的导体”的物理课上,老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模拟了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将”静电感应”这一抽象和枯涩的概念,非常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无论是听课教师还是学生都反应良好,认为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有的老师利用Flash作成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凹凸镜的成像原理,非常形象和直观,透彻分析其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交互性强的特点,随机取数让学生上台进行练习,直至掌握为止,将原本难以用板书、板画和模型说清楚的原理和用法轻轻松松地解决了。可见,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加深概念的理解程度,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有利于难点的突破。3.课件与学生要有交互性现在教育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件,必然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要重视课件的交互性,课件的操作一定要简单易懂,要让没有电脑基础知识的同学也能一看就懂,更强调人机交互,并且一定要把与学生的互动加入其中,要使学生在不同时空范围内通过课件进行有效的知识的吸收,进行及时的协作学习,这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建构。以”生”为本,优化课件”交互性”。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其实教师的真正任务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激励学生大胆的练习,完成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运用。因此,在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语文教学的时的中心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课件要有多元化的连接,让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更强。更要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掌握情况,让课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时调取。教师要能把握好动静结合的关系,只有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做、去思,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焕发活力。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4.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协作活动和意义建构获得的,学习的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我国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4.2紧紧围绕”新型'学教并重'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学教并重”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进行,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 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5.各学科教学需要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项新技术,它要求知识的传授由过去平面的、静止的变成立体的、有声有色有形的载体,以生动活泼而又浅显易懂的形式乐为学生所接受。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整合于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要以目标为核心,学生为导向,策略为重点,评价为调控。它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自如地运用好信息技术设备,使先进的技术为教学改革服务。信息技术是教学中的一个组成因素,处于教学的辅助地位,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更高效地传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不能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与装饰,杜绝为了技术而技术的形式主义的做法,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设备的运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内容,不深入研究学生,而只能把课件搬进教室的形式主义,也存在着将教育原则、教学规律放在一边,不是着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教学服务,而是喧宾夺主,专门展示信 息技术多功能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技术运用过滥的情况。应该说信息技术不是学科教育教学的全部媒体,还有许多教学方法和手段,信息技术是不能完全替代的。各学科教学中应做到应用信息技术与渗透信息技术相结合,即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学习是一种信息处理的过程,学习者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不仅会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质,而学习者信息素质的提高对各学科学习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要注意6.1科学合理运用,避免资源浪费。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更不是完全取代,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融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要恰到好处。不能为了用设备而用设备,要为了出效果而用,为了解决教学难点而用,为突出学科特点、知识特点而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另外,在信息整合过程中,占用了师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如果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就不如常规教学好,整合是为了优化,使教学更科学、更合理。6.2符合科学规律,避免知识误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教学,不能脱离教学实际以及事物发展规律,脱离了这个轨道,整合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应尊重知识的准确性、科 学性,再完美、再优秀的课件都必须以此为前提,所以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教学软件时,不是单纯地想到信息技术,还要与学科资源有机结合,制作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课件,制作用其他方法做不到还能解决问题的资源。6.3合理开发利用,避免时间浪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资源时,把好的自制课件等课程资源优胜劣汰,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作用,实现优质资源人人共享,避免时间、精力的浪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正在阔步向前,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勇于肩负这一使命,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发挥它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探索它的应用方式、技巧,有效解决教学难点,使之有效为课堂教学服务。整合就是优化,优化就是为了提高,是为了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大跨越,相信我们的整合之路会硕果飘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