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研究和抗凝治疗临床探究

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研究和抗凝治疗临床探究

ID:31761514

大小:54.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研究和抗凝治疗临床探究_第1页
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研究和抗凝治疗临床探究_第2页
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研究和抗凝治疗临床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研究和抗凝治疗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房颤动患者62例病因研究和抗凝治疗临床探究【摘要】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因及抗凝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2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患者服用的抗栓药物将其分为华法林组和无抗栓组,并统计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的基础病因、心功能情况、心房颤动类型、治疗情况以及血栓栓塞事件等。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病、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其在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出血事件、严重出血以及全因死亡事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3讨论心房颤动在器

2、质性的心脏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的一种非常重要并发症,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危害性是窦性心律的5倍,在临床上应得到医护人员的充分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房颤动患者中一部分患者会伴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因而这些患者尽早使用抗凝治疗,以防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后,最终导致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的不良后果。而在临床的实践中,医护人员对华法林的使用经验不足,对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强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导致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高发的主要原因[2]。心房颤动患者的发病与风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肺

3、心病等原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异位血栓栓塞事件是心房颤动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为了有效防止血栓栓塞事件,采用积极抗凝治疗法是心房颤动患者最重要的一种重要措施,应该得到医护人员的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3]。对于心房颤动患者中伴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量早的给以长期口服华法林预防,同时在临床用药中应严密检测凝血指标以及出血时的抗凝强度,最终达到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4]。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出血事件、严重出血以及全因死亡事件进行比较,发现华法林作为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的作用是显著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综上所述,心房

4、颤动患者以华法林作为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的作用是显著的,解决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过程的具体困难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患者以华法林作为口服的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栓塞,具有较好的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姚光辉.62例高龄病例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2,21(1):13-15.[2]郑丽樊,陈慧•高危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调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4):874-878.[3]张摇潮,孙摇彤,程仁立,等•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华法林最佳初始剂量研究[J]・临床医学,2011,36

5、(7):698-700.[4]张玉芝,余娟,邵珊,等•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6):443-4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