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研究

ID:31775701

大小:57.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研究_第1页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研究_第2页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研究_第3页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研究_第4页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方甘草酸昔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昔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皮肤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玫瑰糠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昔联合非索非那定,对照组36例给予非索非那定。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80・5%(2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二4・18,P<0.05)o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6/40).11.1

2、%(4/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乂2二0.25,P>0.05)o结论复方甘草酸昔联合非索非那定辅助治疗玫瑰糠疹效果理想,并不增加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玫瑰糠疹;复方甘草酸昔;非索非那定[中图分类号]R758.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2)36-0060-02玫瑰糠疹是一种轻度的浅在性、急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炎症,为玫瑰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疹[1]。好发于四肢近端和躯干,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复方甘草酸昔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

3、院皮肤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玫瑰糠疹的患者76例[2]。其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19〜53岁,平均(37.3±3.1)岁;病程3〜54d,平均(21.7±1.8)do皮疹为椭圆形蚕豆大小,边缘有领圈样薄,中心黄褐色外周浅红斑。排除标准:药疹/银屑病/体癣等疾病、外二期梅毒、严重低钾血症/高血压/高钠血症者及心衰者、肾功能衰竭者、复方甘草酸昔及非索非那定过敏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等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局部采用止

4、痒剂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非索非那定(浙江万马药业,国药准字H20060150)60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昔(生产厂家: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国药准字J20080080),2片/次,3次/d。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1.3观察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头晕、心悸、灼热感、潮红。1.4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瘙痒等自觉症状消失,皮损消退面积>90%,皮肤表面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显效:瘙痒等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皮损消退面积>70%;有效:瘙痒等自觉症状减轻,

5、皮损消退面积在50%〜70%;无效:皮损消退<50%。总有效率二(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o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轶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5%(2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P<0.05)o见表lo2.2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悸、灼热感、潮红,无因不良反应而出现停药。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5.0%(6/40)

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1.1%(4/36),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不具有显著性意义(x2=0.25,P>0.05)o见表2O3讨论玫瑰糠疹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面积广泛,病期较长,患者自觉不同程度瘙痒,病程具有自限性[4]。组织病理学特点是表皮内局灶性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单个核细胞表皮内局灶性聚集。致病机理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遗传性过敏等学说,结合其临床特点认为病毒感染学说可能性最大[5]。常以母斑为首发症状,1〜2周后出现与皮纹一致的皮损子斑。皮损可相互融合,呈地图状,病程常迁延数月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

7、治疗上基本上给予对症治疗,减轻过敏反应以及止痒;局部采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外涂等,只是起到一个暂时性、局部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对于疾病本身的治疗作用很少。复方甘草酸昔主要含有甘草酸昔、L-盐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其临床作用为促进胆色素代谢、抗炎、抗过敏、抑制过氧化脂质反应、清除自由基及保护皮肤膜结构以及促和调节免疫等作用[6]。临床上对于严重的皮肤病常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抗炎、抗过敏的治疗,但治疗初期效果显著,一旦停用或使用时间过长则会产生“反跳”现象。甘草甜素制剂,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能诱发Y-干扰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