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ID:31802114

大小:2.22 MB

页数:97页

时间:2019-01-18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_第1页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_第2页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_第3页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_第4页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一)原帖转自“中国中医药论坛”:感谢方国强先生之无私奉献。转帖时加以整理。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方国强撰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

2、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方国强撰                                  卷  首  语  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

3、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

4、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而《神农草本经》虽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但已将药物分为五味,并一直沿用至今,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其成书时间似要晚于前者。由于《桐君采药录》之佚失,将药物以五行属性归类之法已无从考证矣,但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图》中可略窥其概要。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因而感叹之: 阴阳交替,     互补互藏, 实难穷尽; 五行相生,一而化五, 如缕

5、不绝。 无闻居士又言:    中医中药同本,阴阳五行共享,而今药缺五行,奈何汤液经方。目  录1、卷  首  语2、卷一  绪  论3、卷二  破解《汤液经法图》4、卷三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  ⑴、五(六)脏虚实病症补泻方证图解第一  ⑵、外感天行方证图解第二  ⑶、救五脏中恶卒死方证图解第三  ⑷、古今医案方证图解第四资料5、卷四  《汤液经法元始图》与变体图6、卷五  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分析  ⑴、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分析第一  ⑵、《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之五行属性归类第二7、卷六  从《汤液经法图》管窥《伊尹汤液经法》之辨证论治原则8、卷七  附录一  《辅

6、行诀脏腑用药法要》9、卷八  附录二  《神农本草经》药物五行属性归类10、卷后附言卷一  绪  论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行世以来,曾在中国乃至全球中(汉)医药界引起轰动,但对其研究者至今仍为数不多,特别是在现时,急功近利者多,而静心究学者少;明知其书甚为宝贵,而由于时人对古文医籍之文理难明,惧而拒之,此状可叹也!!!  吾得婺州双溪无间居士传授《商周乾坤图》后,浸身心于是图中,得益匪浅。商周乾坤图乃成图于殷商七千年前之中华元始乾坤图(元始龙图——易图),至今已有万余年矣。师门前辈无相僧于文革六年(1971)说:“商周乾坤图乃天地吾人众生宇宙万物木石之运

7、行脉动图是也。中华商周乾坤图乃真正之太极图是也。此图即举世以为失传的陈希夷易龙图是也。赵宋时代周廉溪太极图说及其太极图,乃我中华乾坤图之简化图是也。刘季东汉时代成书的《伤寒杂病论》,其伤寒六经,乃我中华乾坤六兽之简化图是也。”据吾研究,万古之《商周乾坤图》乃揭开华阳隐居陶弘景所撰《辅行诀》组方法则之唯一钥匙,「无闻」利用业余时间为之编撰此文,以证《商周乾坤图》之博大精深。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以填补《汤液经法图》(以下简称《经法图》)中所缺之二字为纲,以分析《经法图》中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