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_2013学年广州市番禺区八下期末数学试卷

2012_2013学年广州市番禺区八下期末数学试卷

ID:31865651

大小:381.6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3

2012_2013学年广州市番禺区八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1页
2012_2013学年广州市番禺区八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2页
2012_2013学年广州市番禺区八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3页
2012_2013学年广州市番禺区八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4页
2012_2013学年广州市番禺区八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_2013学年广州市番禺区八下期末数学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_2013学年广州市番禺区八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50分)1.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3a+2b=5abB.1a−1b=1a−bC.ab2=a2b−2D.x+1x−1=−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120∘,则∠D=  A.80∘B.60∘C.120∘D.30∘3.对于反比例函数y=−1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经过点1,−1B.y随x的增大而增大C.图象关于x轴对称D.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4.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mm),可以计算出两圆孔中心A和B的距离为   mm.A.12

2、0B.307C.3061D.1505.某校8年级(2)班的10名同学某天的早餐费用分别为(单位:元):2,5,3,3,4,5,3,6,5,3,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3B.3.5C.4D.66.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E,F分别是AB,AD的中点,若EF=2,则菱形ABCD的周长  第10页(共10页)A.4B.8C.16D.8+237.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图形一定是  A.正方形B.矩形C.菱形D.直角梯形8.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为  A.4B.6C.16D.559.近视

3、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 m,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A.y=400xB.y=14xC.y=100xD.y=1400x10.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D=3,AB=4,把矩形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连接DE,则DE的长为  A.1B.95C.725D.75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11.使分式x+1x−3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2.数据1,5,6,5,6,5,6,6的中位数是______.13.在△ABC中,AB=17,BC=15,AC=8,则∠C=______.14.如图,在四

4、边形ABCD中,已知AB=CD,试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第10页(共10页)15.人体中成熟的红细胞的平均直径为0.00000077 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的结果是______.16.若函数y=2x与y=x−1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b,则1a−1b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117分)17.计算:(1)3a24b⋅16b9a;(2)x2x−1+11−x;18.解方程:2x+5=13x.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AFE≌△

5、DCE;(2)FA=AB.20.八年级学生去距离学校10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车先走,过了30分钟后,其余学生乘公交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公交车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求公交车的速度.21.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B在y轴上,顶点C的坐标为−3,2.反比例函数y=k−1xx>0的图象经过点A.(1)写出点A的坐标;(2)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试用“描点”的方法在图中的坐标系中画出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第10页(共10页)22.李大叔几年前承包了甲、乙两片荒山,各栽了150棵荔枝,成活率约90%.现已挂果准备采收.为了分析收成情况,他从两山上各选了

6、4棵树采摘入库,每棵树荔枝的产量如折线统计图所示.(1)试计算甲、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2)若荔枝的市场批发价为9元/千克,试估算李大叔今年这两片山的收入;(3)通过计算说明,哪片山上的产量较均匀?23.伽菲尔德(Garfield,1881年任美国第20届总统)利用“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一个直角梯形的面积”(如图所示)证明了勾股定理,请你应用此图证明勾股定理.24.已知反比例函数y=mx(m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1,6.(1)求m的值;(2)如图,过点A作直线AC与x轴交于点C,与函数y=mx的图象交于点B,若AB=BC,求原点O到直线AB的距离.25.如图,在

7、等腰△ACE中,已知CA=CE=2,AE=2c,点B,D,M分别是边AC,CE,AE的中点,以BC,CD为边长分别作正方形BCGF和CDHN,连接FM,FH,MH.第10页(共10页)(1)求△ACE的面积;(2)试探究△FMH是否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对结论给予证明;(3)当∠GCN=30∘时,求△FMH的面积.第10页(共10页)答案第一部分1.C2.B3.A4.D5.A6.C7.B8.C9.C10.D第二部分11.x≠312.5.513.90∘14.AB∥CD(答案不唯一)15.7.7×10−716.−12第三部分17.(1)原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