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ID:31928825

大小:31.0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8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_第1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_第2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_第3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_第4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含义;2.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自然地理差异、人文地理差异;3.比较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利用地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列表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存在哪些差异,学会区域比较的一般方法;3.结合教材内容,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明确千差玩别的地理环境,就会造就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科学的区域可持续

2、发展观;2.养成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区域的特征;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二)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四、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教学法图示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的生活与地理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是某省、某县、某镇,我们去过某些风景名胜区旅游等,我们还听说过东北平原、黄河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齐鲁文化区等地理名词。

3、你了解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么划分的?又有哪些特征呢?好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咱们今天的学习主题。【板书】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点拨】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就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区域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这个怎么理解呢?区域的客观性体现在区域之间差异的存在,而主观性则体现人为的划分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上,区域“

4、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同等级其他区域的根本所在,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2.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其次指对同个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统计的时间长度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开放性。区域间存在物质、信息、人员、资金等联系。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区

5、域经济发展。【过渡】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会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我们首先学习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板书】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思考】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

6、,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承转】通过刚才的读图思考题,我们认识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气温差异、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河网密度的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归纳、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看看其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完成下表:专业知识整理分

7、享WORD格式可编辑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理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人人类活动差异农业生产活动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

8、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