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ID:3194859

大小:670.00 KB

页数:153页

时间:2017-11-20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_第1页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_第2页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_第3页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_第4页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07年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汇编152目录三年级1.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的表面…………………………………………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袁亚军(2)2.我的手…………………………………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祝雅琦(6)3.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小学赵立斌(14)4.淀粉的踪迹………………………………广西南宁市滨湖小学王岩梅(19)5.冷水与热水……………………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天台小学洪献珍(26)6.蜻蜓与麻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岗东路小学朱智波(30)7.奇妙的指纹……………………………江西省南昌市

2、育新学校杜玲(33)8.小小潜水艇……………………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戴佳明(37)9.地球上的水…………………………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小学贾海瑞(42)10.关节………………………………山东省临沂市第二实验小学李文娟(46)11.了解空气………………………………海南省文昌市第二小学翁春梅(54)四年级12.降落伞…………………………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关一小杨生荣(61)13.进一步观察岩石…………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迎第二小学钟英骥(68)14.各种各样的岩石……………………安徽省芜湖市范罗山小学程斌(72)15.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宁夏吴忠市利通二小李娜(76)1

3、6.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新疆石河子市第一小学韩世英(83)17.弹簧和橡皮筋…………………………贵州省凯里市第四小学吴清华(88)18.制造平衡……………………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永安街小学张月(93)19.寻找岩石变化的原因……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姚伟峰(97)五年级20.昼夜交替的解释………………………天津市塘沽区实验学校杨阳(101)21.形状与承受力……………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国红梅(106)22.运动与健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安东来(110)23.昼夜交替的解释………………………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胡晓川(114)24.人体的

4、呼吸…………………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张鹏(118)25.运动与健康………………………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陈华珠(129)六年级26.浩瀚的宇宙…………………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北焦学校闫亚丽(134)27.增强抗弯曲能力………………………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小学袁优红(143)28.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小学张晓齐(147)29.四季的形成……………………………北京市宣武区北京小学周大为(150)1521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的表面(1)牛津上海版《自然》第六册执教: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袁亚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前面课时的学习,在对有关地壳活动等

5、知识了解的基础上,了解一些常见、熟知的地形地貌的特征,并对这些地形地貌的形成有一定的认识。2.利用书本、多媒体手段查找有关资料,并通过亲手制作模型加深对不同地形地貌的认识。3.认识我们的地球家园,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互相合作、收集、筛选、应用资料的能力。二、教学要点1.认识山、平原、海洋等地形的特征。能利用获取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模拟有关地形的模型。2.初步具有以下概念:不同的地形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三、教学准备沙盘、彩色粉末、柏树枝叶、多媒体演示系统(教师、学生)、书籍资料、因特网、GoogleEarth软件、可能需要的GoogleEarth地标定位四、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地球上的各种

6、地形和地貌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地球上各种典型的地形地貌。2.初步感知地形地貌之间的联系。活动器材: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指导要点1.谈谈自己知道哪些地形地貌,最想了解那种地形。2.观察一些地形图片。说说看到了哪些地形地貌。1.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板书各种地形)2.适当地提示图中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活动二:制作模型活动目标:1.寻找资料,制作出地形地貌的模型。1522.培养寻找、筛选资料和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活动器材:沙盘、彩色粉末、柏树枝叶、多媒体学件、书籍资料、上网设备、GoogleEarth学生活动指导要点1.明确各小组任务:(1)抽签决定各小组的研究任务,领取任务牌。

7、(2)小组讨论制作方案。(3)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的制作方案,并适当调整。2.小组合作制作模型:(1)组内分工。(2)查找、筛选资料。(3)初步制作模型。(4)交流讨论,完善模型,1.提出问题,分配任务时注意:(1)提醒学生每两个小组研究的是同一主体地形地貌内容,各组可以通过讨论确定自己小组具体的展示方案,包括添加主体地形地貌周围具有联系的地形。(2)提示学生讨论内容以方案计划中的地形组合是否合理为主。(3)交流的目的是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