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实验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8194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实验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819414

ID:31960161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29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实验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819414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实验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819414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实验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819414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实验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819414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实验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819414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实验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8194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下学期雨花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制卷人:石丽) 姓名班级计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表中)题次12345678910答案题次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某校同学准备利用暑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B.陕西蓝田C.北京龙骨山D.浙江余姚2.下列有关北京人的陈述错误的一项是A.北京人创造了文字B.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使用火C.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D.北京人已经学会了制造工具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

2、植水稻B.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5.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里赞颂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A.舜B.尧C.炎帝D.黄帝6.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位给儿子启C.启打败有扈氏D.舜传位给禹7.夏、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C.国人暴动D.少数民族的内侵

3、8.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如图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9.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B.长平C.涿鹿D.城濮10.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该水利工程修筑于A.战国时期赵国B.战国时期齐国C.战国时期秦国D.战国时期楚国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12.工具的改进,可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

4、A.战国时期B.春秋时期C.西周时期D.两汉时期13.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如图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哪一种?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楷书14.下图是一位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15.“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秦朝16.最早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开通于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17.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相同点是A.主张“仁”的思想B.提倡节俭,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C.强调以法治国D.明确尊卑等级,

5、维系社会秩序18.下列属于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人物是A.商鞅B.老子C.孔子D.孟子19.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各学派宣传思想的方式主要是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B.不利于中国古代思想和学术的进步C.各学派之间互相争辩,相互抨击D.各学派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20.秦末农民战争中,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桂陵之战D.巨鹿之战二、判断题(每题各2分,共20分请在正确的后面打T,错误的后面打F)21.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是山顶洞人。()22.新石器时代是指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23.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

6、民。()24.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启建立的夏。()25.司母戊鼎是最大的青铜器,它出自于商朝。()26.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分晋国。()27.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主张是“仁政”。()28.都讲堰修建于春秋时期的齐国,修建者是管仲。()29.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国家来源于法家思想。()30.秦长城的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三、材料解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3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家属罚作奴婢;

7、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三:旧贵族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国君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日趋强盛。(1)卫鞅是谁?(2分)(2)从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和结果看,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2分)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是什么?(2分)得到了当时的国君谁的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