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的工业发展模式研究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的工业发展模式研究

ID:31962063

大小:1.70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1-29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的工业发展模式研究_第1页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的工业发展模式研究_第2页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的工业发展模式研究_第3页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的工业发展模式研究_第4页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的工业发展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的工业发展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保护知识产权声明本人为申请河北大学学位所提交的题目为蝴灼系翻降下7略化装隈掀糯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圣豸渔)指导并与导师合作下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在河北大学所提供的研究经费及导师的研究经费资助下完成的。本人完全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知识产权所制定的各项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河北大学的相关规定。本人声明如下:本论文的成果归河北大学所有,未经征得指导教师和河北大学的书面同意和授权,本人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和传播科研成果和科研工作内容。如果违反本声明,本人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声明人:毖日期:碰年—上月丝日作者签名:冱盘:日期:丝年—£月卫日导师签

2、名:日期:伊晕年(月牡日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自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化事实上己经构成了各国经济增长的主体。推动国家工业化,尽可能地实现国家富强,也早在百余年前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目标。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到民国的“实业救国”,都是渴望改变中国几千年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发展工业,希望借此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然而,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工业化的本质、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多年来实行传统工业化造成的

3、生态环境的破坏,都促使我国寻求新型工业化道路。1.1.1工业化的本质从本质上讲,工业化生产是一种“采掘和利用矿物资源的生产’’。矿物资源虽然是丰富的,但始终是有限的,当工业化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矿物资源必然会出现短缺乃至枯竭,工业化生产必定会出现危机,这是工业化生产最大的制约。也就是说,中国若要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则必然存在着资源条件的约束。此外,工业化生产亦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生产方式。伴随工业化生产会出现大量化学性质的废弃物质,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这是工业化生产不可克服的又一局限。工业化生产的这两大历史局限,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产

4、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工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紧迫性日益凸现,选择工业发展的正确路径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1.1.2国际环境除了工业化本身的局限外,资源贫乏的国际环境也是促使我国改变工业发展模式的原因之一。首先,世界性的工业资源匮乏已经形成。世界自然基金会“2004年地球生存环境”报告指出,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出地球更新能力的20%,如果全球都达到北1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美的生活水平则需要有三个地球。其中增长最快的为能源消耗,自1961年至2001年增幅已高达700%;根据由石油专家组成的“石油开采峰值研究协会”的研究表明,世界原油产量顶峰大约在2020年左

5、右,到2050年世界原油生产仅可以满足需求的一半,21世纪末石油开采将告罄。①再次,由于全球性的工业转移,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工业化资源消耗不仅要直接满足中国自身的需求,而且也包含间接满足世界其它国家的需求,这就使中国的资源消耗需求更加增大,也更难以满足。1.1.3我国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阻碍自寻求工业化道路以来,由于资金人才短缺、经验不足等原因,中国选择了一条分散、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来支撑,工业化过程中的废弃物需要健康的生态环境来包容。然而,我国的人均资源本就匮乏,加上粗放式经济增长的高能耗、低效率和高污染,使得资源环境更不乐观

6、,工业发展受到了制约。(1)我国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中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大国。2007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18.83万公顷,灾毁耕地1.79万公顷,生态退耕2.54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0.49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9.58万公顷,净减少耕地4.07万公顷。全年水资源总量24690亿立方米,比2006年减少2.5%,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37立方米。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标准煤,比2006年增长7.8%。其中,煤炭消费量25.8亿吨,增长7.9%;原油3.4亿吨,增长6.3%;天然气673亿立方米,增长19.9%;耗电32632亿千瓦小时,增长14.

7、1%;如表1—1所示,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5.2亿吨,增长17.4%;精炼铜399万吨,增长13.O%;电解铝1112万吨,增长27.6%;乙烯1048万吨,增长11.4%;水泥13.3亿吨,增长10.5%。回表1—12007年主要原材料消费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①韩民青.中国不能追逐发达的工业化[J].东岳论丛.2005,(.1).圆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第1章绪论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对世界水平来说是贫瘠的,无法支撑高资源消耗的粗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