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谬误的分析——“‘语用-辩证’-修辞论辩”视角

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谬误的分析——“‘语用-辩证’-修辞论辩”视角

ID:31988415

大小:2.81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1-30

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谬误的分析——“‘语用-辩证’-修辞论辩”视角_第1页
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谬误的分析——“‘语用-辩证’-修辞论辩”视角_第2页
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谬误的分析——“‘语用-辩证’-修辞论辩”视角_第3页
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谬误的分析——“‘语用-辩证’-修辞论辩”视角_第4页
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谬误的分析——“‘语用-辩证’-修辞论辩”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谬误的分析——“‘语用-辩证’-修辞论辩”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谬误研究——“‘语用一辩证’一修辞论辩”视角摘要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思辨缺席症”(黄源深,1998:高一虹,1999:文秋芳,周燕,2006)引发了一些学者从议论文的角度探索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文秋芳,刘润清,2006;柴改英,2009)。本研究以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议论文为语料,在语用一辩证法与图尔明修辞论辩理论的指导下,重点观察思辨过程中的谬误类型及成因,揭示“思辨缺席症”的症结所在。语用一辩证法,旨在消除论辩双方的意见分歧提出“理性讨论者十诫”,为我们考察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中的逻辑谬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因为逻辑谬误的产生是违反十诫的结果。本研

2、究立足议论文的特点,尝试性地将语用一辩证法中论辩的四个阶段和“十诫"修正为适合议论文的三个阶段和七条诫律。图尔明的论辩模式因其对论辩过程的“六因素”分析,具有充分的展开性,帮助我们充分展开每篇作文的论证过程,方便我们观察诫律的遵守或违反情况。本研究以150篇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议论文为语料,利用图尔敏的论辩模式的优势充分展开150篇议论文的推理过程,观察其对修正后的语用一辩证诫律的遵守情况,归纳总结出在中国学生议论文中常见的7类12种谬误类型。它们分别是:(1)有关论点的:“稻草人”谬误;(2)有关论辩相关性的:纸隋感诉求"谬误和“不相干”谬误;(3)有关未表达前提的:“否认未表达前提”谬

3、误;(4)有关论辩共同出发点的:“循环论证”谬误;(5)有关论证图式的:“诉诸不相干权威”谬误、“错误类比”谬误和“轻率概括”谬误;(6)有关论证有效性的:“合成”谬误、“分解”谬误;(7)有关语言使用的:“不清晰”谬误、“含混’’谬误。在每一种谬误类型之中,本研究进一步对这些谬误背后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尝试性地提出规避谬误的建议。关键词:论辩;语用一辩证法;修辞论辩;谬误CONTENTSABSTRACT⋯⋯⋯⋯⋯⋯⋯⋯⋯⋯⋯⋯⋯⋯⋯⋯⋯⋯⋯⋯⋯⋯⋯⋯⋯⋯⋯⋯⋯⋯⋯⋯⋯⋯⋯⋯⋯⋯⋯ii,摘要⋯⋯⋯:⋯⋯⋯⋯⋯⋯⋯⋯⋯⋯⋯⋯⋯⋯⋯⋯⋯⋯⋯⋯⋯⋯⋯⋯⋯⋯⋯⋯⋯iiiListofFigures⋯

4、⋯⋯⋯⋯⋯⋯⋯⋯⋯⋯⋯⋯⋯⋯⋯⋯⋯⋯⋯⋯⋯⋯⋯⋯⋯⋯⋯⋯⋯⋯⋯⋯⋯⋯⋯⋯..viListofTables⋯⋯⋯⋯⋯⋯⋯⋯⋯⋯⋯⋯⋯⋯⋯⋯⋯⋯⋯⋯⋯⋯⋯⋯⋯⋯⋯⋯⋯⋯⋯⋯⋯⋯⋯⋯⋯⋯viiChapterOneIntroduction⋯⋯⋯⋯⋯⋯⋯⋯⋯⋯⋯⋯⋯⋯⋯⋯⋯⋯⋯⋯⋯⋯⋯⋯⋯⋯⋯⋯⋯⋯11.1RationaleoftheStudy⋯⋯⋯⋯.⋯⋯⋯⋯⋯⋯⋯⋯⋯⋯⋯.⋯⋯⋯⋯⋯⋯⋯⋯⋯⋯⋯⋯⋯⋯⋯.11.2PreviousStudiesonChineseStudents’ArgumentativeEssays.........⋯..............⋯..11.2.1ErrorAn

5、alysisStudies⋯⋯⋯⋯⋯⋯⋯⋯⋯⋯⋯⋯⋯⋯⋯⋯⋯⋯⋯⋯⋯⋯⋯⋯⋯⋯⋯⋯2·1.2.2LogicalThinkingProblemStudies⋯⋯⋯⋯⋯⋯⋯⋯⋯⋯⋯⋯⋯⋯⋯⋯⋯⋯⋯⋯⋯.31.3ResearchObjectives⋯⋯⋯⋯⋯⋯⋯⋯⋯⋯⋯⋯⋯⋯.⋯⋯⋯⋯⋯⋯⋯⋯⋯⋯⋯⋯.⋯⋯⋯⋯⋯.41.4ThesisOrganization⋯⋯⋯⋯⋯⋯⋯⋯⋯⋯⋯⋯⋯⋯⋯⋯⋯⋯⋯⋯⋯⋯⋯⋯⋯⋯⋯⋯⋯⋯⋯⋯4ChapterTwoTheoreticalFoundationandFrameworkConstruction................62.1ThePragrna-d

6、ialectics:ATheoryforRationalArguing⋯⋯⋯⋯⋯⋯⋯⋯⋯⋯⋯⋯⋯..62.1.1ConceptandApplicabilityofPragma-dialectics⋯⋯⋯⋯⋯⋯⋯⋯⋯⋯⋯⋯⋯⋯.62.1.2FourStagesinArguing.......⋯................⋯.....................................................82.1.3TenCommandmentsinArguing⋯.⋯⋯⋯⋯⋯⋯⋯⋯⋯⋯⋯⋯⋯⋯⋯⋯⋯⋯⋯⋯⋯.92.1.4FallacyCausedbyComman

7、dmentViolation.⋯⋯⋯⋯⋯⋯⋯⋯⋯⋯⋯⋯⋯⋯⋯112.2Toulmin’SModel:ALayoutforReasoningProcess⋯.⋯⋯⋯⋯⋯⋯⋯⋯⋯⋯⋯⋯⋯..232.3AdvantagesofToulmin’SModel⋯⋯⋯⋯⋯⋯⋯⋯.⋯⋯⋯⋯⋯⋯⋯⋯⋯⋯⋯⋯⋯⋯⋯⋯..252.4FrameworkofFallacyAnalysisinChineseEnglishMajors’Argumentativ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