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规定.doc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规定.doc

ID:32103427

大小:132.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1-31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规定.doc_第1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规定.doc_第2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规定.doc_第3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规定.doc_第4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规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规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规定目录:一、汇算清缴管理的有关规定二、应税收入确认的有关规定三、税前扣除项目的有关规定四、税前弥补亏损的有关规定五、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六、企业所得税部分优惠政策七、核定征收所得税的有关政策规定八、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一、汇算清缴管理的有关规定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

2、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2、实行查账征收和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都应按照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汇算清缴。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3、纳税人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纳税人需要报经税务机关审核、审批的税前扣除、投资抵免、减免税等事项,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税务机关受理和办理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审核、审批事项,应符合有关规定。4

3、、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办理结清税款手续。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企业,申报期限可延迟至年度终了后6个月内。5、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预缴的税款少于全年应纳税额的,应在汇算清缴期限内结清应补缴的税款;预缴的税款超过全年应纳税额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办理退税或者抵缴其下一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6、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发生解散、破产、撤销情形的,应在清算前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所得税汇算清缴。7、所得税纳税申报

4、表中未明确归集科目的,可按会计、财务制度规定的成本、费用归集填报。8、连锁经营企业、非独立核算企业由总机构统一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分支机构的税务登记及税种鉴定(非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后30日内,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局应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局出具证明已统一申报纳税的证明单。凡未出具证明单的,一律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9、汇总纳税企业纳税申报表审核盖章和信息反馈制度。(1)纳税申报表审核盖章制度成员企业要根据税收法规规定按季、按年向所在地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由所在地税务机关对成员企业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进行审核、签字盖

5、章。成员企业的上一级企业或机构,应将汇总后的纳税申报表(含本级经营业务应申报的内容)一式三份,并附成员企业的纳税申报表和本级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财务会计报表,报送所在地税务机关。当地税务机关对企业本级纳税申报表按规定进行审核,对汇总申报表进行逻辑审核,签字盖章。对未经所在地税务机关签字盖章的成员企业纳税申报表,汇缴企业在办理年度纳税申报时,其所在地税务机关应当拒绝受理,取消该成员企业当年的汇总(合并)纳税资格,并通知成员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就地征税。(2)信息反馈制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汇缴企业应当在年度终了后6个月内(经营寿险业务的保险企业,其提供反馈单时间可延迟

6、至年度终了后8个月内),将各成员企业的纳税情况反馈给各成员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成员企业在年度终了6个月后,不能向所在地税务机关提供反馈单的,所在地税务机关有权取消该成员企业当年的汇总(合并)纳税资格,并依据税收法规规定核实其应税所得,就地征税。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填写纳税情况反馈单,反馈单和反馈方式,仍按现行规定的格式、填列要求执行。经营寿险业务的保险企业,其提供反馈单时间可延迟至年度终了后8个月内。凡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纳税情况反馈单的成员企业,由所在地税务机关就地征收所得税。10、涉税鉴证业务准入制度涉税鉴证业务涉及到国家

7、税收利益,政策性强,质量要求高,对于不具备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资质、未纳入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的单位和其他中介机构一律不得承办涉税鉴证业务。二、应税收入确认的规定(一)应税收入确认的原则1、法定性原则。即一项经济交易的完成如果已具备税法确定为应税收入的法定要件,则应当确定为应税收入。2、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对于收入的发生,无论该收入的款项是否已经收到,应当根据税法的规定确定为当期的应税收入。3、同等性原则。只要是应税收入,不论其业务是否重要,也不论其涉及的金额大与小,一律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4、风险自负原则。即只要纳税人对赢利或潜在的赢利有控制权时

8、,则应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