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ID:32165788

大小:6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1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第1页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第2页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第3页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第4页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编号:学生姓名:刘丽芳学号:7010120422指导日期:2013年04月27日系别:教育系专业:语文教育班级:10语教4班指导教师:徐冬香老师10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目录摘要……………………………………………………………………3关键词…………………………………………………………………3一、辩证的理论思维…………………………………………………4(一)微观和宏观的统一………………………………………………………4(二)历史和现实的统一……………………………………………………4(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2、4(四)“破坏”与“建设”的统一…………………………………………4二、议论的形象化…………………………………………………4三、议论的理趣化…………………………………………………6四、议论的抒情化…………………………………………………7五、结语……………………………………………………………8参考文献………………………………………………………………9后记…………………………………………………………………1010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摘要提到鲁迅,我们不仅会想到《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及其笔下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还会想到他那战斗力极强的杂文。鲁迅一生共出版杂文集16部,近70

3、0篇,计140万字,而这些杂文的形式又是多样的,除了辩论形式外,有的用抒情形式,鲁迅的杂文是一座难于跨越而至今还无人能够跨越的高峰,他开创了杂文创作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他的影响下,现代杂文在30年代就进入繁荣期,“左联”的刊物和其他许多进步的文学刊物,都刊登了大量的鲁迅杂文作品,以他为旗帜,在当时左翼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追随他效法他的左翼杂文作家群。他们的杂文创作风格相似。这种文学现象,一些学者文人称之为“鲁迅风”,可以说,鲁迅的杂文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无论是语言、形式、内容还是标题的使用,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关键词:鲁迅;杂文;艺术特色10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论鲁迅杂文的艺

4、术特色鲁迅的杂文,无疑是他无与伦比的独创的思想天才和艺术天才的结晶。关于鲁迅杂文的思维特点,是鲁迅研究专家早就注意了的问题。徐懋庸和毛泽东曾分别指出唯物辩证法在鲁迅杂文中的出色运用;冯雪峰认为鲁迅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唐弢认为鲁迅杂文是逻辑和形象思维与具体材料和统一。我们认为更确切的说法是,鲁迅杂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完美统一。 一、辩证的理论思维(一)微观和宏观的统一鲁迅杂文内容是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大到整个“社会”,整个“文明”作批评对象,小到寻常的社会现象,但又“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略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这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鲁迅曾在《准风

5、月谈•后记》[1]中,有很好的说明:“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 (二)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在鲁迅杂文中,有单纯的历史考察和单纯的现实解剖的出色篇章,但大多数是历史的反思和现实剖析相统一的,这是鲁迅杂文辩证的理论思维的重要特征。鲁迅这类杂文,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勾画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鲁迅的杂文,包容我们民族的整部历史,充满丰厚有历史感和深刻的历史预见性。(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鲁迅的博识是无与伦比的。他精通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医学、地质学,也有丰富的文学、绘、历史、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民俗、考证等。使他的

6、杂文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时,总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调动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四)“破坏”与“建设”的统一鲁迅的杂文,是不留情面,坚忍不拔地“暴露”和“攻打”旧社会和旧文明的匕首和投枪,充满着批判和战斗的激情。别林斯基说过:“任何否定,如果要成为生动的,诗意的,都应当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杂文家的鲁迅,既是尖锐的社会批评家,又是伟大的社会改革家,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是热烈的理想主义者,他杂文中的“任何否定”都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 因此,鲁迅的杂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散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互相统一和有机的融合,这一思维的根本特定,决定了鲁迅杂文带有鲜明的艺

7、术特质:即集中表现了议论的形象化、议论的理趣化和议论的抒情化。二、议论的形象化10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鲁迅曾对自己杂文的艺术手法有一个基本的说明:“我的坏处,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因此,他的杂文并不局限于描写这一个具体的人与事,而使它具有历史的概括性和普通性,成为这一类人和事的图象和标本,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常取类型”。这也是要求作家杂文创作时,议论要形象化。而议论形象化的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