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卷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卷

ID:32175208

大小:6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01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卷_第1页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卷_第2页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卷_第3页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卷_第4页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考试试卷高三语文2014.1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 (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与本试卷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民国老课本受追捧的背后:对传统文化礼仪的渴望《中国青年报》2011年最后一期“冰点”特稿,刊发了教育学者王丽一篇关于民国小学国语课本的文章。她在文章中对民国小学国语课本作如下描述“透过那一帧帧工笔线描的插图、一行行竖排的繁体字、

2、一篇篇隽永的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材编写者,我仿佛重新发现了汉语的美,呼吸到来自那个年代的一股清新蓬勃的气息。并且,这三套老课本也解开了我长期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民国时期不少人念完小学之后,便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安身立命?”和前一段时间兴起的“民国热”一样,很多人对民国时期的教育也颇感兴趣,因为在那个文化大家辈出的年代里,由这些大家主持并践行的民国教育,同样是成绩斐然,而践行这种修身、齐家教育的媒介平台——民国国语课本尤其值得研究。因为个人爱好和家庭教育考虑,笔者也曾通过网络购买到三种不同版本的民国时期小学国语课本,仔细研读完,感觉和教育学者王丽的描述大致无二

3、。民国老课本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清新自然,这表现在它的纸张、装帧、选材、绘画以及讲道理的水到渠成,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插画,都讲求发自内心的情感流泻,看不出半点刻意说教的痕迹,这一点殊为难得。而对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教化,则是在一个个诙谐、清新、而又充满温情的小故事里实现,没有半点戾气和争斗的内容。这对于学生谦恭温良性格的养成尤为有益。12民国老课本给笔者感受很深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经世致用,无论是课本里的修身内容,还是一些日常生活常识的介绍,又或者是对学生思想的启发,都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入世”之气,却又感受不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东西渗透其间,基本上都是传统农商

4、社会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常识。大道理很少见,大的话语气场更难遇,从头到尾都是生活本真的形态描述,读来亲切,接受起来更觉可信。诚如教育专家们所感悟的那样,透过这样的课文,我们能看到那个年代活泼多姿的校园生活,看到在这样的校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心性和日后走上社会的能力。而一个人的心性和日后走上社会的能力才是我们让孩子求学之根本,反观现在的中小学教材当中,对于传统道德的刻板说教以及各种看似繁荣课堂气氛实则还是透着说教的课程编排,笔者只能羡慕那个时代的孩子们,他们在天真烂漫的年龄时段,学习了一套符合他们心智、不掺杂太多“外力”因素的课本,心灵由此涤荡,心智由此

5、开启,心性由此培育,正如这套课本“本书编辑宗旨”第三条中写的那样:“本书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用词力求正确,造句力求精密,务期与标准语相吻合,堪为儿童说话、作文的模范。”欣赏“民国范”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尊重和渴望,而对民国老课本的怀念和赞赏则是对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某些方面的不理想的表态,如何能将现代公民的特性和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凝结在一套教材里对孩子施加影响,对教育部门来说是个难题,但更是责任。1.下列有关“民国老课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国老课本讲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纸张、装帧、编排、插图等方面。B.民国老课本在道德教化方

6、面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在一个个诙谐、清新又充满温情的小故事里实现。C.民国老课本注重经世致用,即注重培养学生做人,启发学生思想,使他们具备生活技能。D.民国老课本不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全是传统农商社会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常识。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经过对民国老课本的研究,终于解开了“民国时期不少人念完小学就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安身立命”的疑问。B.民国时期文化大家辈出,他们主持并践行民国教育,做出了突出成绩,这是人们对民国教育感兴趣的一个原因。C.一些教育家通过民国老课本,感受到那时活泼多姿的校园生活及关注孩子的心性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7、特点。12D.在小学教育阶段,民国的孩子们心灵得到涤荡,心智得到开发,心性得到培养,因此,他们生活得天真烂漫。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心性和将来走上社会的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而现在中小学的课程编排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B.当今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往往对传统道德进行刻板说教,太过注重华而不实的课堂气氛。C.怀念民国老课本,既是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尊重与渴望,又是对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满。D.将现代公民的特性和传统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是当今教育部门的难题和责任。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

8、成4—7题。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