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类供给分析

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类供给分析

ID:32205073

大小:2.34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2-01

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类供给分析_第1页
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类供给分析_第2页
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类供给分析_第3页
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类供给分析_第4页
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类供给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类供给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国内研究综述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研究可追溯至西方对于公共物品的理论研究,国内学者往往也以此为视角展开研究。当前我国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代表性观点:周晓丽和毛寿龙认为,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和特点,如公益性、公平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等,可以划分出三种供给模式:(1)权威型供给。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资金的供应者和生产安排者。(2)商业型供给。政府与市场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合作伙伴关系,具体采取的形式有:公共生产,市场提供;非公共生产,政府提供;非公共生产,混合提供;非公共生产,市场提供

2、。(3)志愿型供给。由非营利组织负责提供公共文化服务。IlJ左惠从经济学视角介入,根据文化产品是否具有非他性和非竞争性,将文化产品分为私人性文化产品、纯公共性文化产品和准公共性文化产品。后两种具有公共性的文化产品有三种模式选择:(1)政府供给模式。这是一种必然选择,因为政府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并且具有绝对优势,譬如特殊的政治权力、较节约的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等,还可以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2)市场供给模式。主要指私人部门完全供给,范围是具有强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如电影院、音乐厅、歌剧院等。特点是效率高、反应灵敏,可以及时满足民众

3、的新需求。(3)自愿供给模式。包括私人自愿供给和非营利组织的供给。优势是:相较于政府,可以在数量、质量上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相较于市场,不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与此同时,左惠也指出,后两种模式并不是完全排斥或脱离政府,而是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实际上三者之间是一种互补、合作的关系。【2J毛少莹通过对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期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三种模式总结过于笼统,实际上可以从“供给、支出、消费、增长等多个角度进行更为细致和准确的概括”,.从而提出供给模式、支出模式、消费模式、增长模式的四种划分,其中每种模式又可继续做出细分。第

4、一,供给模式依据供给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权威型、市场型、志愿型和多中心型,其中“以政府为主要供给者的‘权威’+‘多中心型’供给模式"是理想模式;第二,支出模式依据支出所需资金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公共财政支出型、社会赞助型、政府与民间伙伴关系型,其中“政府与民间伙伴关系型的公共文化支出模式”是理想模式;第三,消费模式依据公共文化受益者及受益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公平型、效率型、兼顾公平与效率型,其中“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公共文化服务消费模式”是理想模式;第四,增长模式依据公共文化服务优先增长领域,可分为全面均衡增长型、重点领域优先增长型、消极对待型

5、11]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93.9.5.‘21左惠.文化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模式选择[J].中州学刊,2009,(s):280.5引论和萎缩型,其中“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有所偏重的公共文化服务增长模式”是理想模式。【l】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注意到国内学术界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其一,我国学者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研究普遍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分析,从公共物品的两种客观属性,即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出发,去探索适合于相关文化服务的供给

6、模式。然而有学者指出,这种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关于公共物品的两种客观属性只是一种“中国共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物品具备所谓的“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或者“消费上的非排他性”,这种谬误的“中国共识”容易造成追求无差别的服务、压制市场迁就弱者、追求免费或低价的民生服务等。乜1其二,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选择上,国内学者普遍倾向于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即寻求政府、社会与企业间的合作,虽然从理论角度是一种理想模式,看起来是取长补短的优化组合,但也有学者指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推崇的多中心体制在我国并不存在”,因为我国“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生

7、成体制仍然是集中的",由于有效的分权结构尚未建立,所以地方政府的自主决定权有限。政府、社会与企业的合作前提是分权,而在我国,“界定这种集权与分权的合理边界尚需时日”。口1其三,关于中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比较研究还比较欠缺[41,当前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的比较上。比如,在博物馆研究方面,夏婷对中美两国博物馆的管理体制、资金来源、公共服务机制等三个方面分别做出比较【5】;龚剑以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技术中心与中国科技馆为例,从展览教育、培训教育两方面对科技博物馆的运行做了比较哺1;张文立则通过对英美法等国家博物馆的社会资金利用方面

8、的介绍,分析中外博物馆在社会资金利用方面存在的差距。口3在图书馆研究方面,方家忠从全国和地方两个层面,分别从设施水平与发展过程、地方图书馆组织形式、系统运作、行政管理地方化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