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725例的临床研究

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725例的临床研究

ID:32227579

大小:1.17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725例的临床研究_第1页
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725例的临床研究_第2页
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725例的临床研究_第3页
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725例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725例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84·肿瘤2007年9月第27卷论文汇编癌,前列腺癌,肾癌等的治疗El-S],但对肺癌的治疗报道甚少。我科自2001年7月-2007年3月应用CT引导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72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1年7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经氩氦刀靶向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725例,其中男478例,女247例;年龄12-95岁,平均年龄67岁。原发性肺癌580例,其中中央型肺癌208例,周围型肺癌372例;腺癌325例,鳞癌191例,小细胞肺癌42例,大细胞肺癌22例;I·Ⅱ期56例,Ⅲ期349例,Ⅳ期1

2、75例。转移性肺癌145例(包括肺癌术后肺内转移、肝癌、乳腺癌、骨肉瘤、直肠癌、结肠癌、鼻咽癌、食道癌、贲门癌、甲状腺癌、肾癌所致的肺内转移)。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在CT引导下施行经皮肺穿刺725次,治疗病灶816个。单次冻融治疗649例次,双次冻融治疗68例次,3次以上冻融8例次。术前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16.3%(118例),冠心病15.6%(11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3.9%(101例),陈旧性肺结核(非结核瘤)4.3%(31例),糖尿病8.3%(60例)。伴发两种以上基础疾病者占9.0%(65例)。1.2主要设备1.2.1美国氩氦超导冷冻治

3、疗系统(美国endocare公司产品)。共有4把刀控制器可分别控制4个冷热绝缘超导刀。超导刀的直径有四种规格分别是2、3、5、8ITlrn,其输出的高压常温氩气可在30秒内达到·140℃。刀尖部装有温差电偶,可实时监、狈4冷冻温度。1.2.2CT机为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欢悦单螺旋扫描机,扫描孔径70em。l,2.3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术中对患者心率、血压、心电图、氧饱和度实时监测。1.2.4自制定位器,由一排等距铅丝制成,配合CT扫描用于在体表确定进针点。1.3治疗方法1.3.1手术方案的设计及术前定位;根据CT扫描的病灶部位及大小制定计划,确

4、定氩氦刀插入瘤体的层面、深度、角度以及氩氦刀的种类、数量。如肿瘤较大可选用以3mm冷刀为主的多刀组合冷冻方案。根据根治性冷冻和姑息性冷冻的处理原则,如根治性冷冻则要求多刀组合冷冻所形成的冰球应尽可能将瘤组织全部包容在内,冰球冷冻范围应大于肿瘤边缘0.5-1em以上。1.3.2经皮氩氦靶向冻融术:根据肿瘤位置,患者采用平卧位、俯卧位或斜位。2%利多卡因于穿刺定位点行局部麻醉。在穿刺点处切开皮肤约0.5-1cm,用止血钳经切口扩张针道直达胸膜处。依据术前CT定位片所提示的进针方向、角度、深度,将特制氩氦刀穿刺针快速刺入肺肿瘤靶点,再经cT扫描显示穿刺针达

5、预定位置为准。再沿穿刺针将所选型号的扩张管及导管鞘插入瘤体内。退出穿刺针及扩张管,导管鞘原位保留。沿导管鞘精确地将氩氦刀插入瘤体内。固定氩氦刀,将鞘部分退出。此时如整个冷冻过程仅需一把刀冷冻,则直接启动氩氦刀超低温手术系统。如需同时插入2把以上氩氦刀,则将已插入的氩氦刀暂时冷冻固定,再将所需插入的氩氦刀按前述方法分别插入瘤内设计靶位。所需的刀均到位后,同时启动超低温手术系统,以确保多刀冷冻的同步性。氩气冷冻至一140。C,维持15.20min,氦气复温至0℃,继而上升至+40℃左右,约维持5.10min,重复冷冻两个循环,使冷冻所形成的冰球包绕整个肿

6、瘤,并尽量使冰球边缘超出肿瘤边缘0.5-1em。最后氦气复温至0℃以上,氩氦刀与冰球松动后即可拔刀。最后沿穿刺刀道内填人止血绫(植物止血药,可自行吸收),以达止血和填充窦腔的目的。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创口。术毕常规行CT扫描,进一步了解冷冻效果、冰球大小及其覆盖病灶的百分比、CT值以及有无气胸、出血等。术中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实时检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吸氧。1.3.3术后处理:术后第一天患者至少平卧6h,持续吸氧,床边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发热、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气胸发生。术后常规使用止血剂、抗生素等。患者如

7、无气胸,一般第二天就可下床正常活动。1.4疗效评价近期疗效评价,按WHO(1981)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RR)=CR+PR。术后疗效评价主要通过cT检查,手术后OPN行CT扫描,3个月、6个月、1年再复查CT扫描,部分病人行FDG核素扫描。通过测量肿瘤大小评价手术疗效。远期疗效观察采用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病人死亡作为随访终点。冷冻副作用主要观察气胸、液气胸或血胸,咯仲目2007年9月桀27按电iir*血.发热.胸捕.呼吸用难.哮喘,m压弼高等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

8、s100坑汁软件进打分析。计数资料采用r椅骑,ft-醚资半}乐『1{T榆验.取P(005认为有绽汁学意义.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