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ID:32239097

大小:2.18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2-02

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1页
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2页
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3页
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4页
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生:邹礼明导师:宋尔卫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中文摘要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每年以3%.8%的速度增加,其死亡率已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世界卫生组织将乳腺癌列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乳腺癌同样具有侵袭与转移的特征。而恶性肿瘤的侵袭性与转移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与预后。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非常复杂,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个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多基因的发

2、展过程,是肿瘤细胞与机体(宿主)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初,Foll(Inml等就提出“肿瘤的生长依赖血管形成”,肿瘤及其转移物的生长、维持必须有新生血管的形成来维持,新生的血管网不仅为肿瘤的生长提供养料及氧气,运走代谢产生的废物,而且还以旁分泌的形式刺激肿瘤的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向其它组织器官浸润转移。如果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细胞将趋于坏死。而肿瘤血管生成受到正负两方面因子的调控: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中期因子(Midkine,MK)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诱导因子,因起初在孕

3、中期小鼠胚胎肾脏发现其大量表达而得名。研究表明:MK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ialggrowthfactor,VEGF)是一种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在多种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但是其表达水平却差异很大。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是衡量血管生成的定量指标。CD34是特异性很强的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目前可用T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来检测MVD。本试验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中期因子

4、(midkine,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ialgrowthfactor,VEGF)、CD34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良性肿瘤组进行比较,分析MK及VEGF与肿瘤间质血管新生的关系,探讨MK、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乳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病理学意义。为乳腺癌的发生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1)组织标本来源于我院乳腺中心2001年2月至2002年9月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标本,术前均未放疗及化疗。所有标本均经1

5、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后石蜡包埋。共选取66例乳腺癌标本、20例距肿瘤5cm以上的切缘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及2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标本。(2)免疫组化sP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method)检测MK、VEGF、CD34在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及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计数MVD。ER、PR为乳腺癌术后常规检查项目。(3)统计工具为SPSSl2.0版软件包,统计方法采用矛检验、t检验、方差分以及spearm等级相关分析,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率,并经Log—rank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

6、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结果(1)MK、VEGF蛋白表达及MVD值在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比较。MK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2.4%、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及良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率皆为0;VEGF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率68.1%、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及良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5.O%、25%。乳腺癌组MK、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及良性肿瘤组(p<0.001)。癌旁正常乳腺组及良性肿瘤组MK、VEGF表达率比较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

7、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CD34染色呈棕黄色,阳性物质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及胞膜。乳腺癌组织中的MVD值为83.97-t-17.10、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MVD值为45.75±10.76,乳腺良性肿瘤的MVD值48.32+12.35,三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中的MVD值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良性肿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MK、VEGF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K、VEGF蛋自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而与年龄,组

8、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表达是否阳性无关。(3)MK、VEGF蛋白表达和MVD值的关系MK表达阳性组及阴性组MVD均值分别为88.32-1-17.67、72.39士7.75,MK表达阳性MVD值明显高于MK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