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ID:32258739

大小:60.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2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_第1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_第2页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1、文言文翻译的步骤要确保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准确,在具体答题中,要坚持以下五个步骤:(1)抓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因此,要译准原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准确把握整体文意。命题者命题时,从阅读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隐含有文言的某个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现象、通假现特殊句式等,而不会要求考生翻译简单的语句。否则,就达不到考查的目的了。因此,在翻译前必须抓住命题意图,确定所要翻译句子的考点,也就是得分点,这是做好翻译题的前提条件。(2)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文句子

2、,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3)切将文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下文介绍的几种翻译方法逐一加以解释。(4)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5)誊在逐一确认文言文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纸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晰、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在具体翻译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先将古今汉语语义基本一致的地方抄写下来,将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对译出来,然后将现代汉语无法

3、对译或不需要翻译的地方删去,以便将完全不懂的地方突显出来。2、将不懂的词语放到原句中去揣测,大致能推断出它的意思。3、统一整理答案,注意前后协调和语句通顺流畅。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在译文语言的组织上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的,概括地说,可以简称为“对、换、调、留、增、删”六字诀。简要阐述如下:(1)对译法按照原文的句式、句子,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译出文言文中的单音词。例如:使(派)将(将领)将(统帅)其(他的)军(军队)归(回到)魏(魏国)。(2)替换

4、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一类词,在译文中要替换为现代词语。例如:“岁征民间”中“岁”应换成“年”。“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3)调整法对文言文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主要是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数词后置、状语和补语的特殊语序等“倒装”现象,译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将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换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4)保留法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术语,如人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官职名、谥号、庙号、年号、特殊称

5、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另外,如度量衡等一些名称,既可保留,也可折合。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5)增补法文言文中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例如:“审视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顿”是“立刻”、“马上”的意思,在翻译时,应补出“感到”、“觉得”。(6)删除法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而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语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

6、”“是”,以及一些音衬助词等。例如:“夫战勇气也。”中“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中“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意,应删去。此外,还有一些技巧性经验,比如根据上下文的文意选择多义词义项;对文句进行语法结构解析判定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揣摩句子语气的轻急缓重,选用现代汉语语气词,以准确表达思想感情;掌握文言文中一些习惯性的句式短语等。3、文言文翻译的常见失误(1)不需要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国名、地名、人名、官职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2)以今义当古义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要根

7、据原文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义当古义。如:“去”古义多为“离开”,今天不这么讲。“让”古义多为“责备”,今义为“辞让、谦让”。(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错误翻译: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以”“拜”没有译出,这两个字是得分点,必须译出。(4)词语翻译不当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错误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译句中“爱”根据文意应译为“吝啬”。(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错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其中没有把原句中的“也”删去。(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必须译出。如:权以示群下

8、。错译成:孙权给群臣看。“以”后省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