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题精练语文试题

百题精练语文试题

ID:32308748

大小:8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3

百题精练语文试题_第1页
百题精练语文试题_第2页
百题精练语文试题_第3页
百题精练语文试题_第4页
百题精练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题精练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校网www.xuanxiao.com选校选未来!2011年4月份百题精练(2)语文试题(一)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中国式文化创新”吴炫从某种程度上说,除了饮食文化、琴棋书画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中国今天的文化已不能占领世界市场,“中国元素”也只能是传统文化的元素而不是现代中国的文化元素。而缺乏除饮食文化以外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影响世界,中国就不可能承担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大国的责任;缺乏现代文化创造,中国就不可能参与世界现代进程、在重大世界问题上发出独特的声音从而赢得全球的真正尊敬。不错,中国今天已经是经济腾飞的大国了,但这不等于中国已经是文化上可

2、以“创新、生产、出口”的大国了。而经验告诉我们,不能使文化创造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不仅经济发展会缺乏文化创新引导而不稳定,而且会使人们只能在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之间徘徊,导致“价值迷乱”,这就不可能对世界产生文化性的影响。因为世俗化地“满足于现实性富足”的中国人,和有宗教精神支撑的可以超越富足的西方人,背后是两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所以西方有“对抗和超越现实”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易经》八卦图的“在现实中的整体性”来谈自己的人生努力,所以如何让中国人“不满足于富足”,是一个中国现代原创性哲学命题。同时,既然是“创新”,那也意味着我们不可能从中国道家“淡泊欲望”和儒家“君子喻于

3、义”、“知足常乐”的观念中,提取能引导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均是从“抑制”、“轻视”、“淡泊”个人欲望出发来对待富足和享乐问题的,而不是从“尊重个人欲望”和“人生还有不同于欲望满足的另一种努力”出发来引导人们“不在意欲望”的。所以,“中国式文化创新”不仅需要我们对西方各种人文观念进行“中国改造”,同时也需要对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也许有学者会说,理论不需要区分东方还是西方,只要有用就行。而我认为笼统地说“有没有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西方形式主义理论在中国产生了“新潮文学”,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中国产生了巴金的《家》,但这样的有用,却不能作为中

4、国现代文化的代表去影响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所以鲁迅、巴金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亚洲或本土,中国的“新潮文学”更是走不出中国。如此,依附西方原理的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也就不具备与西方对话的资格。所以上述创新也就不能揭示出真正的“中国问题”。中国古代文化确实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性所强调的“尊重个体”、“尊重生命力”、“尊重创造力”是脱节的,所以很难进入现代人的现实生活。推而论之,中国的《易经》确实具有现实性、对应性、和谐性、整体性的神秘特点,但儒家的《易传》只是对它的一种解释,中国历史上还有柳宗元这样的不同于儒家“天人合一”的“天人不相预”的解释,这就说明今天的“

5、中国式文化创新”还可以改造儒家的观念,建立起不同于儒、道的对《易经》的解释,如此,“新儒家”不触动儒家基本观念的“解释之创新”,就需要进行批判性对待。这样的工作,才是“中国式的文化创新”的应有之意。(本文有删改)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元素”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B.只有用饮食文化以外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影响世界,中国才有可能承担以天下为已任的文化大国的责任。C.经济发展如果缺乏文化创新引导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D.中国的“新潮文学”走不出中国,证明了西方的理论对中国是无用的。2.下列有关《易经》的理解,不符合文本意思的一项是()A.《易经》具有现实性、对应性、和

6、谐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B.《易经》体现的中国文化主张个人要从现实中的整体性来进行人生努力。C.《易传》是儒家对《易经》的解释,其观点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D.柳宗元反对儒家学说,将《易经》解释为“天人不相预”,认为“天”和“人”没有关系。3.依据语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选校网www.xuanxiao.com选校选未来!选校网www.xuanxiao.com选校选未来!A.作者认为,中国尚未走出在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之间徘徊的“价值迷乱”,因此还不能对世界产生文化性的影响。B.中国人“满足于现实性富足”,西方人“超越富足”,背后是两

7、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支柱,西方人有宗教精神支柱;中国人淡泊个人欲望,西方人尊重个人欲望,中西文化的不同表现只表现在这三方面。C.“中国式文化创新”不能笼统地以“有没有用”为标准,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对西方各种人文观念进行“中国改造”,同时还可以改造儒家的观念,批判性地对待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建立起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中国创新文化。D.中国式文化创新需要对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的原因是我们不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