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ID:32310725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奇妙的对联教案_第1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_第2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_第3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_第4页
奇妙的对联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奇妙的对联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学习欣赏对联,并积累名联。能力目标:学会做对联,在对联写练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积累素材、启发教学、情景教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情镜教学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激趣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

2、: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二、整体感知:(一)对联的含义: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

3、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二)对联的起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写在两块桃木上,悬挂在左右门,以驱鬼压邪。到了唐代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

4、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一)对联的特点:提问:请同学们找出书中关于对联的特点的概括。(请同学回答,教师再明确)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内容相关4、平仄相合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例如: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对不起)②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例如:拳打南山北虎名动方位名词名形容名词脚踢

5、北海蛟龙③要内容相关,上下连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描写边塞的景物)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弯(意境不同)④要平仄相同,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句末尾用平声。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代汉语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现在汉语中平为阴平、阳平,仄为上声、去声。但是应该注意,由于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有十分之三异音,因此不能将此作为区分平仄的绝对标准,古入声字已分别进入了现代汉语读音的阴平、阳平、上声

6、、去声中了。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学海无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二)传统对联写作所使用的方法叠字、反复、复针、顶真、析字(拆字、合字)、镶嵌、加减、翻造、双关、同音、回文、比喻、夸张、数字、方位、连绵等。举例:数字联: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叠字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反复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复叠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顶真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拆字

7、联:踢到垒城三块石剪断出字两重山合字联: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镶嵌联:天下万物皆润泽世间无水不之东双关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肉酸同音联: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回文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连绵联:独抱琵琶寻旧曲数教鹦鹉念新词。数字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师总结的对联规则(口诀):对联规则: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现。内容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音韵和谐平仄同。对联的横批:●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与对联紧密相关。●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有的对联有横

8、批,有的没有。字数-------多为四字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