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案

ID:32310770

大小:5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03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1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2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3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4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二:诗歌的形象之景物形象一、考点说明二、常见题型题型一:意象题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1、什么是意象?(见金榜)2、积累一些特殊的意象,领悟其象征意义(见印发的复习材料)3、通过意象特点准确把握诗人寄寓的情感每拿到一首诗。都要先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这些意象组合成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诗中的景与情属于哪种组合方式?这四步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其中的关键是意象特点的把握,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通往作者情感世界的路径。  客观物象本来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对其“着我之

2、色”后便蕴涵了丰富的主观情感。而诗人“着我之色”往往体现在某些景物描写的修饰语上,正是这些使景物带有倾向色彩,我们如能注意相关的修饰语,准确理解其表达作用,对正确解读诗歌将会事半功倍。  (1) 把握意象前的形容词  很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中写到的景物:藤、树、鸦、桥、道、风、马,然后再找出这些物象之前的修饰语:枯、老、昏、小、古、西、瘦,如此一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藤是干枯、毫无生气的,树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噪鸦,桥是少人经过的孤桥。道是荒凉废弃的古道,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落照图,作者那份凄凉悲苦的心境也就不

3、难把握了。又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修饰“山”的“万仞”和修饰“城”的“孤”字,似乎让人看到在苍茫天地之间,在群山包围之中,彳亍着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写尽了环境之孤苦,戍边将士内心的凄凉由此便可直接抵达人心。  (2) 关注描写色彩的词语  意象色彩的冷暖也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说来,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则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满山枫叶火红,漫江碧水清澈,再加上白帆点点,整个画面色彩绚丽,对比强烈,由此即可感知作者内心的乐观与昂扬。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日出

4、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采用极为明快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烂,使情感表达得透亮而热烈。王维《田园乐》中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更是绘形绘色:雨后那深红浅红的花瓣色泽柔和可爱,雨中碧绿的柳丝笼罩在一片若有若无的烟云中,袅娜迷人,有如一幅工笔彩绘的图画,而诗人那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安详恬淡的心境也就跃然而出。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3) 重视描写动态的词语  诗句中,某字因用得贴切、精彩而使全句生辉者,谓之“诗眼”。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不难发现

5、,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如韩愈的名句“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就把暮春时节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则通过搁浅在岸边的小船描绘出了一幅悠闲落寞的景象,透过一个“横”字,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诗人无奈无言而忧伤的情怀。又如李煜的《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清秋”当然是“锁”不住的,但作者“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失去了自由被拘囚于这深院的作者眼中,秋不正如自己只能常常埋藏于内心的万般愁绪一样,被牢牢地深锁于这小小院落之中吗?  (4) 注意诗中表示

6、数量的词  诗人有时会在诗句中运用一些表示数量的词,这些词除了表示数目之外,通过诗人的精巧构思、妙手点拨,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字具有了奇妙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把握意象的一个方向。如岑参《山房春事二首》的“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三两家”把昔盛今衰、兴亡无常的感慨包含于其中。齐已《早梅》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枝”,可谓点睛之笔,生动而准确地点出了梅中之早梅的超越领先的不凡神韵。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虚写的约数,两两相对,突出了眼中所见之景:“七八个”稀疏的星星挂在天边,“两三点”晶莹的雨珠洒在山前

7、,极富表现力地描绘了夏夜乡村清新幽美的景色,传递了作者轻松喜悦之情。  此外,还有一些拟声词、重叠词等,如“唧唧复唧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对强化诗意的表达和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阅读时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要点。 4、典型示例 金榜第62页应考策略题二《山居秋暝》   链接高考1:(2010年天津卷)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司空曙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

8、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1)暮春飞花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