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ID:32334503

大小:19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_第1页
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_第2页
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_第3页
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_第4页
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阅读以下当时人们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C.《天演论》D.《变法通议》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三个评论的含义大概是:这一性质的著述人们以前很少看到,它介绍了大量外国的情况,对抵制外国的侵略非常有用。而《海国图志》是魏源所写的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专著,其目的就是“师夷

2、长技以制夷”,故答案为A。2.“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 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程度不同 ③阶级立场不同 ④所起的作用不同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C。本题从抵抗派和洋务派的关系设题,考查对二者的理解。障碍在题肢①,认为前者是爱国的,后者是维护清朝统治。实际上无论是抵抗派还是洋务派,他们都属于地主阶级,其活动的根本出发点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所以题肢①不正确,应排除,同样排除③。解答本类题目一定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认识人物的主张和活动。3.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

3、“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应对强敌,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采取出卖国家方式求得和平B.开展洋务运动求强求富C.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D.通过外交努力来“以夷制夷”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进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李鸿章提出西方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先进,因此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来维持清王朝统治的主张,展开了一场洋务运动。4.“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与这

4、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A.西学东渐B.中学西传C.中体西用D.西体中用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可变的是“法制”“器械”“工艺”;不可变的是“伦纪”“圣道”“心术”。说明他们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因而是“中体西用”的思想。5.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D.清朝封建制度 养兵练兵之法解析:选A。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其核心主张是“中学

5、为体,西学为用”,即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他对西方的学习只限于器物的层面,没有涉及政治制度。6.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西方的“长技”C.西方的民主政治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梁启超”、“清代学术”、“道咸(1821~1861年)”等信息可知,这里的“学新”应是指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洋务运动,它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即西方的“长技”,故选B项

6、。7.右图是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书中他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B.“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

7、共和。”解析:选B。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项正确;A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C项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思想;D项是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8.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谭嗣同的《仁学》一书引用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诵的名言:“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可见(  )A.该书作者系“开眼看世界”之人B.该书思想与维新思想相对立C.该书发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最强音D.该书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解析:选C。《仁学》是谭嗣同在维新变法时期出版的

8、名著,“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可见作者反对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在当时这是最激进的观点。9.有人说:“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很高明。”“高明”之处在于(  )A.通过论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B.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C.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新思想D.组织团体宣传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