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案例分析

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案例分析

ID:32360440

大小:16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3

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案例分析_第1页
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案例分析_第2页
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案例分析_第3页
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案例分析_第4页
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际经济与合作收购案例分析—拜耳12.64亿元收购“白加黑”国际经济与合作收购案例分析班级:06国贸全英班组员:陈燕婷黄正新陈倩凯张聪张健辉10国际经济与合作收购案例分析—拜耳12.64亿元收购“白加黑”一、案例概述:拜耳12.64亿元收购“白加黑”……………………..(3)二、案例分析(一)当前中国医药业发展概况………………………………..(4)(二)动因………………………………………………………..(4)1、东盛出售“白加黑”动因…………………………………(4)2、拜耳收购“白加黑”动因…………………………………(5)(三)收购方式——现金收购…………………………………..(5)(

2、四)利与弊……………………………………………………..(5)1、东盛出售“白加黑”的好处……………………………...(5)拜耳收购“白加黑”的好处………………………………(6)2、东盛出售“白加黑”的弊端……………………………...(6)拜耳收购“白加黑”的弊端………………………………..(6)三、影响:药业外资并购热浪滚滚,中国成为外资药企扩张首选……(7)附:东盛科技2006年综合财务指标表………………………………….(9)10国际经济与合作收购案例分析—拜耳12.64亿元收购“白加黑”北京日报/2008年/3月/5日/第010版财经新闻拜耳12.64亿元收购“白加黑”本报讯著名的

3、感冒药品牌“白加黑”即将易主。昨天,“白加黑”的上级公司东盛科技发布公告,称已与拜耳医药签订协议,将包括“白加黑”在内的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有限公司止咳及抗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出售给拜耳,作价12.64亿元。这是中国制药领域最大的一起外资并购案。u东盛忍痛割爱作为国内制药行业的龙头,东盛科技旗下的“白加黑”的知名度和市场表现都很不错。记者从国内最大的连锁要点老百姓大药房了解到,在国内众多感冒药品牌钟,“白加黑”销量一直稳居前三名。这样一只赚钱的“金鸡”,东盛科技何以拱手让与他人?“是因为资金链紧张,才不得已而为之。”东盛科技董事长郭家学坦言。据介绍,从1996年至2004

4、年,短短8年间,东盛科技出手进行过20多次并购,平均没年两到三起。把丽珠得乐、云南白药等众多药企收入囊中的同时,东盛科技也给自己带来了极高的资产负债率,不得不把很大一部分利润交给银行。2006年,等不起的东盛科技决定出售以“白加黑”为主的盖天力非处方药业务,拜耳找上门来。u拜耳欲“借鸡生蛋”东盛科技在公告中称,此次向拜耳出售的资产除“白加黑”感冒皮外,还有“小白”糖浆和“信力”止咳糖浆,以及与此相关的生产线及销售渠道。这意味着在此次收购中,拜耳不仅得到了一块非处方药的金字招牌,还得到了一个生产基地和一套现成的销售网络,为其扩张非处方药业务搭起了一块跳板。目前我国80%的药品通过医院销售

5、,个跨国制药企业均将在华业务重点放在了非处方药上,拜耳也不例外。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以要点零售为主的非处方药市场潜力逐渐显现出来。北京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戴盛明表示,非处方药由消费者自行选购,不仅覆盖面打、市场容量大、品牌影响力也大。跨国公司要打进非处方药市场,销售渠道是一道绕不开的坎儿。拜耳把盖天力的非处方药业务和渠道一起买断,可谓借鸡生蛋,一举两得。u“白加黑”6月改姓根据公告,东盛科技和拜耳将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交割,交割后“白加黑”将正式归拜耳所有。此前一些中国名牌被转让给外资企业后便迅速凋谢,“白加黑”会不会重蹈覆撤?拜耳打算如何使用“白加黑”?昨天拜耳方面未予回应

6、。业内人士表示,拜耳自己没有感冒药品种,收购“白加黑”就是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应该会用好“白加黑”。记者还注意到,早在2006年拜耳与东盛科技签署协议,要求盖天力相关业务年销售收入不得低于3.3亿元;从协议达成至交割之日以任一月末最后一日为截止日的任一12个月相关业务销售额不低于2亿元。“此举显然是希望在签约后,盖天力仍能保值。”10国际经济与合作收购案例分析—拜耳12.64亿元收购“白加黑”(一)当前中国医药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制药领域改革的深入以及加入WTO之后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深切体会到抗感冒、止咳类西药业务竞争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上海证券医药分析师彭蕴亮指出,目前医药行业

7、利润增长乏力,行业面临重大调整是并购潮起的主要原因。从国家发改委6月底公布的医药行业运行报告中看到,2006年我国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累计亏损额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对此业内的说法是“1/3生生不息,1/3无声无息,1/3奄奄一息”。  “今年到明年将是药企牵手新资本的‘黄金时代’。”彭蕴亮预言,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因为对生存的担忧而加入寻求资本合作的行列,对此外资早有准备。美国万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