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ID:32379208

大小:56.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1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2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3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招生就业处张智世纪之交,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日益加快,知识经济已露端倪。在这个经济大转变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多极化格局地位的重要因素。江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一切创新都有赖于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科教兴国,育人为本,决定了我们为师者培养创新一代的无可推卸的重任,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要求。于是,我们有必要了解及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2、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是什么?3、创造性思维具备哪

2、些品质特征?4、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创造性思维及其品质特征1、何为创造性思维呢?它大抵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定义,但皆道出其相通之处。(1)指有创见性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2)指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亦即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3)指以强烈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达到认识上的"顿悟"与飞跃的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高的人往往对客观事物中存在明显的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易

3、产生强烈的兴趣,对于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的感受特别强烈,并能迅速找到解决的对策,而且答案往往别出心裁、标新立异。2、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直觉、想象和灵感。心理学上表明:(1)直觉是指一个人在某方面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而偶然产生的一种可靠的判断。其特点是:产生的非逻辑性,整体的把握性。直觉思维在数学教学中随处可见、屡见不鲜。(2)想象是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其特点是:高度自由流动性(犹如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易变性(千变万化)、偶然性和情绪性(如李白的一些不朽的诗作,可以说都是情绪的产物)。(3)灵感是人类在创造

4、过程中达到高潮阶段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其特点是:突发性、跳跃性、不稳定性和迷狂性。3、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特征:(1)求异性:即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着力于发掘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不一致性和已有知识的局限性。(2)非逻辑性:创造性思维(乃至创造力的开发)不在严谨的逻辑结构中产生。(3)兼容性:创造性思维兼容多种方式,内容、手段和途径。(4)跃进性:创造性思维乃至发明创造有间断性和跃进性的过程,不一定非要在短期内完整的过程中完成。这些思维品质之间没有严格的界定,它们既标志着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又标志着思维的新颖度

5、。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一个创造性思维高的人还需具备广博的知识,对某一门学科具有强烈的好奇与兴趣,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敢于迎接新问题的挑战,并且具有大无畏的冒险精神。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根据创造性思维具备的品质特征,教学中主要有以下途径:1、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求异性。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追求、探索。我们知道:相当部分的数学知识,理论性及系统性强,概念、法则、定理、推论等往往比较抽象,有些公式颇为枯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

6、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十分重要,务必要逐步培养,持之以恒。那么,如何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性欲望呢?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胜枚举。首先,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执教的学科,并在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确信"功夫不负苦心人",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而非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排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

7、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达到"兴奋点"(即"临界点"),才可能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再次,必须使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活动,这就需要营造教学上的民主、和谐、发展的氛围。它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并积极表达与众不同的创见,充分发掘个性潜能,给创造性思维营造求异的空间。2、重视知识积蓄,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兼容性。有了兴趣,绝不意味着就有了创造

8、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奠基石,以启发、联想、想象为钥匙来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我时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