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也是一种艺术

批评也是一种艺术

ID:32384711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批评也是一种艺术_第1页
批评也是一种艺术_第2页
批评也是一种艺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批评也是一种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当赏识教育大行其道时,我们的教师似乎已经遗忘了教育包含着适当的惩罚,我们的学生也越来越脆弱得受不了任何得批评。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园丁的修枝剪杈;同样,一个学生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也需要批评和教育.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难免要对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批评.但是,同样的批评,倘若方法运用不当,其效果往往不佳,乃至适得其反,造成失败的教育.这里的关键是在批评学生时,要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注意批评学生的方法.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赏识与惩戒本身,而在于我们是否对学生付出了真爱,在于我们对学生的真爱是否闪烁着智慧

2、的光芒。本文就针对应当如何在教育中正确而有效的惩戒批评学生展开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请给予指导。 关键词:批评的艺术惩罚智慧 一、北风与太阳——让我们对学生的惩罚和批评像温暖的太阳冬天,北风要与太阳比赛威力。看到野地干活的农夫,北风对太阳说:“看谁能够最先把农夫的衣服脱掉。”太阳点头同意。于是北风鼓足气,对着农夫拼命的吹拂凛冽的寒风。农夫冷得瑟瑟发抖,身上的棉衣越裹越紧。接着太阳上场,微笑地对着农夫散射温煦的阳光,不一会,农夫脱去了棉衣。比照之下,有些老师的批评犹如北风,冷且无情,具有太浓烈的火药味和膻腥味,好象越是骂得凶便越有份量:“你近来怎么变得如此

3、的差,是不是交了一些狐朋狗友?还是见鬼了,还是中邪了?或者是你吃错了药,神经短路了?”。这样的批评,既有失风度,更违背人性,其效果只会是雪上加霜,使人“越裹越紧”,学生越来越叛逆,离我们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而有的老师就是用关怀的方式:“最近看你的精神不是很好,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能够跟老师说说吗?其实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你的!”这样的话对于那位学生来说好比冬天的太阳,学生之后把那位老师当作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自觉地就改掉了以前不好的习惯。那这样说来,是北风的威力大,还是太阳的威力大呢?   答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了,老师们,我们应该做那温暖的太阳,让我

4、们用爱的温暖去感化学生,去引导学生。二、批评也是一种艺术   我想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段话,他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批评不仅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是科学,就要讲它的科学性;是艺术,就要讲它的方式方法。一个完整的批评应该包括批评者所遵循的原则,使用的方法,应用的语言,取得的效果以及对效果的跟踪。批评学生,包括对群体的批评,也包括对个体的批评。下面,谈一谈我个人在对学生个体批评的时候所遵循的几点原则。其一,要讲究一点环境氛围,注意

5、时间、地点与场合,营造一个批评的宽松气氛。记得我在第一天走进教室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对于我都是嘻嘻哈哈,而且还有人扔了一本书,那本书直接飞向我,我不动声色的接住那本书,然后冷静的走上讲台,说到:“Goodmorning,boysandgirls,同学们,早上好!Nicetoseeyou!很高兴见到你们!”同学们本来以为我会大发雷霆,结果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他们马上安静了下来,那一节课是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自我介绍,学生们很快就喜欢上我了,这为我以后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下课后,我对几位吵闹的学生才实施“和风细雨”式的批评。试想如果在班上就火冒三丈,公开训斥

6、,无疑会使孩子当众蒙羞,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我国在旧传统的家教中有“当堂训子”的说法,似乎不当众批评有错的子女有失家长的威严,似乎不当众批评有错的学生就有失老师的威严。这是惟我独尊思想的反映,显然在今天已经过时,我们不应再予仿效。其二,要注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所谓“势”是指要善于掌握事情的由头而顺其自然;所谓“导”,是指用反话正说之法去引领。孩子年幼无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说错话,做错事,甚至会有“出格”之举。但“童言无忌”,作为老师应该允许,不应求全责备。记得有一天有一位老师向我反映在我们班上课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

7、说了两个字:“妓女”,当时这位老师很生气,惩罚了这位学生,但是这时全班哄堂大笑。学生不但不知道错误,还在那里议论纷纷。而说妓女这两个字的学生平时是很乖的,于是在课下,我问了那个学生,他说:“老师,我不知道那两个字式什么意思,我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学的”,然后我告诉他:“电视中的很多东西并不全部是好的,所以不要什么话都学,”因势引导,孩子不仅容易接受,也会使消极因素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其三,要坚持就事论事,点到为止,不要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我们有些家一遇到孩子出事,就气不打一处来。往往倾盆大雨,把昔日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一古脑儿抖落出来,搞“扩大化”,数落得孩子

8、一无是处,这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难以增强改正缺点的信心。其实,今天发生的事未必与昨天前天的事有关联,即使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