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策略

浅谈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策略

ID:32398479

大小:114.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浅谈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策略_第1页
浅谈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策略_第2页
浅谈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卷第2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0No.22006年4月JournalofGansuLianhe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Apr.2006文章编号:10079912(2006)02009103浅谈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策略柴凤英(甘肃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化学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通过主体参与、同伴互助等形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本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有效实施化学新课程的措施.关键词:建构主义;中

2、学化学;新课改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改革.这一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几次课程改革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中最深入、最彻底的一次.化学新课程秉持全新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课程改革理念,在课程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实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较原来逐步建构起来.的化学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它要求教师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

3、上,科尔伯格在能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活动,就是教学中要创设真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实问题情境,通过主体参与、同伴互助等形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知识建构,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过程,同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提高教学用;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效率.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1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新一轮化学基础教

4、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着眼于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学生未来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兼顾学生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志趣、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确立了以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科学素养为本、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目标.新课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改革要改变学生以往的讲记背练的接受学习方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式;以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教学的标助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准;以考试分数高低衡量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伴)的帮助,

5、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教学观念上也要相应更新,进行建构性的教学.的方式而获得.所谓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充实或调整、改组自己的经验结构.这里的建构包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含两个含义:一是对所感知的新信息的理解和接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受;一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组和重建.知识不是称为日内瓦学派.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

6、相被动地接受的,而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习者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1]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建构性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刻理解,把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多种、具有一定复杂收稿日期:20060228.作者简介:柴凤英(1963),女,甘肃兰州人,甘肃联合大学理工学院高级讲师,从事化学教学及相关研究.92甘肃

7、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性的真实、有意义的贴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定的教育理论修养,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情景中,分别着眼于不同的侧面,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创使学习者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采用造性地研究它们、运用它们、发展它们,使自己的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思路来设计教学;重视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稳定、扎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生的已有知识对学习的影响,给学生提供机会去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澄清它们,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

8、的充分沟通交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流,通过讨论、争辩形成统一的认识.在整个教学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鲜活经验过程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组织者、指挥者、帮助者的累积.这些知识主要是经验性知识和情景性知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识.前者是个体在实践过程中以及实践之后所通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