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2474660

大小:1.10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2-06

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西城区中学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试卷说明:本试卷共14页,计两类大题,43道小题;2.本次考试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3.试卷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0分)1.春秋战国时期是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变化有①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②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③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④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和大转型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出

2、现,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上官僚政治逐步确立;教育上私学出现,.①②③④符合题意,选择D正确。2.“士”原是西周贵族的一个等级,到春秋战国时期该阶层发生了很大变化。士阶层的崛起从本质上反映了A.养士之风盛行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C.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D.私学的兴起【答案】C【解析】西周时期贵族世袭制,下层民众很难进入上层,士阶层的崛起说明原先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C正确;A不是本质体现;B属于思想解放表现;D是教育方面表现。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成熟,下列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①分封制——郡县制②郡县制——郡国并行制③察举制——科举制④三公九卿制—

3、—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制度成熟的表现,①正确;国家管理策略的成熟也就是管理策略的成功,由郡县制到郡国并行制,结果造成西汉出现七国之乱,威胁中央集权,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并非策略成熟的体现,排除②;由察举制到科举制,选官标准越来越客观公正,是制度成熟的表现,③正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封建官僚体制越来越完善,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C。4.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①颁布推恩令B.宋神宗在②任用王安石变法C.明太祖在③设置内阁D.康熙帝在④设军机处【答

4、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历史常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①是西安,②是洛阳,③是南京,④是北京。汉武帝在都城长安(今西安)颁布推恩令,A正确;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宋神宗在开封任用王安石变法,②是洛阳,错误,B错误;明成祖在③设置内阁,C错误;雍正帝在④设军机处,D错误。故选A。5.《汉书·食货志》记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

5、所以流亡者也。”据此,汉代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重农抑商C.工商皆本D.工商食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休养生息是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经济而采取的统治政策,着眼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工商食官是周代的经济政策,故排除D项。根据“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可知汉代统治者认为商业的发展破坏了农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对商业采取了抑制措施,而非工商皆本,故排除C项。故选B。【点睛】中国古代历朝大多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

6、家政权的经济基础。6.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了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官僚体系的附属机构,使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成为依附于政治的组织形式。该机构是A.郡县学B.太学C.书院D.私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了弘扬和传承儒学,汉武帝设置了太学作为国家最高教育机构教授儒家经典。郡县学和私塾都不是国家最高等教育机构,故排除A、D,书院兴起于宋代以后,故排除C项。故选B。【点睛】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术的

7、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7.“上联:溯姚江一派,斯为正印;下联:集心学大成,共仰宗师。”此对联评价的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顾炎武【答案】C【解析】王阳明属于姚江一派,心学集大成者,C正确;A是汉代儒学创立者;B是理学思想集大成者;D是明清时期批判儒学思想者。8.费正清在其著作《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能作为其论据的是①城市商业活动从封闭的“市”中解放出来②贵金属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