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剩女”的经济现象

浅析“剩女”的经济现象

ID:32487287

大小:28.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8

浅析“剩女”的经济现象_第1页
浅析“剩女”的经济现象_第2页
浅析“剩女”的经济现象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剩女”的经济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剩女”的经济现象摘要:“剩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现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本文从“剩女”的产生的经济原因和“剩女”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作文关键词:“剩女”;经济;婚姻观念;消费“剩女”,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青年女性。以前被称作“未婚大龄女青年”。这个词并不怎么顺耳,甚至有一些贬低的意味,社会和家庭给予这个群体太大的压力。剩女并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产物,世界各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也有“剩女”,在

2、美国等西方国家,这种女性被称为“3S”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单身,这些人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在日本,这群“未婚大龄女青年”有一个我们听着都很伤心的的名字“被男人扔掉的女人”——“败犬”。所以现在“剩女”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关注。其实,很少有人发现,剩女现象的出现,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社会意识的变化产生的,它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一个副产品,同时,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剩男剩女”们对国家的经济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剩女”的产生的经济原因中国目前的国情是男多女少,照

3、理说,不应该有“剩女”出现。而这种现象却大量的出现在各个大中城市中。这就要从中国的传统的婚配文化来看了,中国传统认为:两个人的结合要遵循的第一要务是“门当户对”,就是说白雪公主的配偶必须是白马王子,不能是七个小矮人中的任何一个,所以不管是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女,都是以悲剧结尾的。而现在的“门当户对”只能是基础的条件,男方要略微高于女方才是好条件。也就是说,男方在工作、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和学历方面都要高于女方,这才是大家普遍认可的好条件。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个错位差。我们可以把未婚男女划为这么几类:优等、中等、普通,优等男找了中等或普通女,这就直接导致优等女可

4、以匹配对象的减少,个别的“特优女”就更难找到结婚的对象。这就导致现在大中城市里“剩女”问题日益严重。回过头去看,发现这种状况是近几年才突然显现的。在过去,全国的经济都不怎么发达的情况下,女方对男方都没有什么要求。男方是否有工作,这是当时的城市女性择偶的主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方对男方的要求越来越高。女方第一要求的是有一套比较合适的住房,一次性付款的最好。现在飞速上涨的房价直接导致了众多男士根本没办法满足女方的要求而无法娶到这些女士。但是,这些男士到最后却很少有单身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经济情况略差的男士直接找了普通女,所以对应年龄的城市女性可结婚的对象越来越少。

5、所以,“剩女”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但是在国外相类似的情况却很少出现。究其主要原因,国外对“门当户对”就没有什么概念,很多出生名门的女性最后嫁的都是所谓的草根男,像小布什的女儿詹娜就嫁给一个普通男,日本公主纪宫清子内亲王就下嫁给一个平民,过上了勤俭持家的平民生活。这在中国,是很罕见的。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大陆,台湾的许多精英女性们也被“剩”下了,主要很多台湾男现在选择了大陆女。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剩女经济学”就是阐述中国地区人均GDP与剩女(严格讲是超过30岁未婚女性)占本地区女性比例B成一定正比关系。当地区人均GDP为1000-10000

6、美元时,GDP=a*B+C(a为比例系数,C为修正值);既在这一阶段GDP的增长同时导致剩女比例的增高。当地区人均GDP为超过10000美元时,B值会显著下降,因为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男士普遍经济条件较好,社会贫富差距会变小,女性更容易嫁给自己爱的人,经济条件已不是第一必要条件。不难发现,中国社会要解决剩女问题,主要还是要发展经济,当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时,“剩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思想汇报二、“剩女”所产生的经济气旋说到剩女经济,不得不提到美剧《欲望都市》。以凯莉为首,这几个女人的理财习惯都极其糟糕。明明账户上一分钱都没有了,还要赊账去买一双400美元的

7、名牌高跟鞋。明明版税还没到账,就先去墨西哥度假把钱花光光。就这一点而言,她们实在不是中国剩女的好榜样。所谓经济自由,不单单是指有更多的可使用的金钱,它的意思还是说,怎么挣钱,怎么花钱,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对我自己负全责,任何人都没有说三道四的权利。其实这是奇怪的事情,剩女明明是社会的某种弱势群体。她们年纪渐长,没有生活伴侣,自由越多,孤独感和恐惧也越多。可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局面下,她们却被媒体塑造成了一支消费主力军。“大龄剩女买房招亲”“婚恋网站业务火爆,客户八成是女性”“女人一定要买一件珠宝给自己”……举凡地产、IT、奢侈消费,全都主打剩女市场

8、。一时间,因为单身从而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