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787296

安徽省蚌埠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787296

ID:32530328

大小:1.15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11

安徽省蚌埠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787296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787296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787296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787296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787296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附答案)$78729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蚌埠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理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合成与核仁有关B.细胞核是真核细胞转录、翻译的场所C.有氧呼吸会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水D.吞噬细胞与肌细胞相比,溶酶体数量较多2.人体肝脏细胞可以合成脂肪,但是脂肪却不储存在肝脏细胞里,它会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运输到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能量供应不足将会影响VLD

2、L的运输C.VLDL的运输方式不属于主动运输D.VLDL运输到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3.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地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B.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有氢键形成C.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高效性4.将兰花的根尖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3、进行培养,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组是将相同的根尖放在蒸馏水中进行培养B.由上述实验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兰花的生命活动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兰花基因组的程序性表达的调节效果相同5.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

4、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6.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下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为显性,D对d为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2种B.蓝色个体间交配,F1

5、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B.少数商贩在蔬菜表面洒福尔马林,用于食品保鲜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某新型航天服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苯的一氯代物有四种B.聚

6、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利用乙醇的氧化反应测定酒驾中酒精的含量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分布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中。D的原子序数是B的两倍,元素B的单质在反应中能置换出元素D的单质,C是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B>CB.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E>DC.B、D分别与A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熔点:D>BD.元素A、B、C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1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7、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的共价键数为NAB.常温常压下22g二氧化碳气体所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5NAC.常温常压下6.72L氯气与5.4g铝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AD.l0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92NA11.右图表示25℃时,稀释HClO、CH3COOH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I为CH3COOH、Ⅱ为HC10B.图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c(HR)·c(OH-

8、)]/c(R-)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10)C.图中a点酸溶液浓度大于b点酸溶液浓度D.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0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H3COO一)>c(ClO一)>c(OH一)>c(H+)12.通过电解法分离NaHS03与Na2SO3混合物,其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0H--4e-=2H2O+O2B.阳极区c(H+)增大,H+由a室经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