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课题实验方案

“尊重教育”课题实验方案

ID:32537039

大小:82.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1

“尊重教育”课题实验方案_第1页
“尊重教育”课题实验方案_第2页
“尊重教育”课题实验方案_第3页
“尊重教育”课题实验方案_第4页
“尊重教育”课题实验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尊重教育”课题实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尊重教育”课题实验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21世纪是人性文明的世纪,21世纪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和“未来化”教育。当前我校尤其要加强尊重教育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并把它内化为持久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什么我校要提出这样一个校本研究课题呢?第一、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尊重教育”这个提法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符合当前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三要义。为什么近代以来世界上100项重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一项是我们中国人的?

2、为什么诺贝尔奖设立近百年了至今没有一个正牌的中国人与此有缘呢?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人性的压抑和戕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教育观念对我们当前教育教学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认识。******同志也曾精辟地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兴国。”如果我们的观念不转变,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改革,我们真的很难兴国。只有以尊重教育为重要理念的素质教育才能完成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第二、是革除传统教育弊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倡导“尊重教育”是一个民主、开放

3、的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在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今天,毋庸讳言,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仍保留了不少传统教育陋习残余。旧的习惯力量有时候甚至是非常强大的。倡导这一理念,实施这个课题对于进一步从根本上革除传统教育模式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对于深入推动我校当前课程改革,着重改变教育教学中不尊重学生个性人格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是提升我校办学品味,形成实中校园精神的需要。倡导“尊重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新的校园精神,一种新的价值期望,其目的是以此来陶冶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规范我们的教育行为,使我们

4、的师生共同去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愿景。以尊重教育来践行“以人为本,以学为尊,真知相伴,心心相融”的办学理念,营造一种基于尊重的崇尚人文,和谐,智性的氛围,努力改进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建设和谐校园,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内涵、要求“尊重教育”这一课题的内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要尊重教育规律。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第二要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三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实际上“尊重教育

5、”就是素质教育,或者说“尊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把它的含义演绎为“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尊重秩序,尊重权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十大尊重要求。当前在推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全体领导、教师必须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一)、“尊重的教育”对领导的要求1、在学校管理上,要改变管束过严过死的老办法,尤其要反对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要引导教师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打造宽阔的平台,提供有力的支持。2、要求尊重教师的

6、劳动和付出,以关怀、赏识的态度来激励教师的成长。(二)、“尊重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1、“尊重的教育”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自尊自信,树立新世纪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还要求领导与教师、职工之间相互尊重,协作进取。2、在教育活动中广大教师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要改变管束过严、“围追堵截”的老办法,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为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3、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反对简单粗暴的管理学生的方式,坚决摒弃那些用贬损人格的方式对待学生的做法。4、在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不能把

7、学生当成知识容器强行灌输,不能把学生当成木偶任意操纵、控制,而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甚至质疑教师,培养师生的探索精神。5、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他们应一视同仁。6、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也即所谓“分层教学”、“因材施教”。7.倡导“尊重的教育”,不是让我们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反是让我们以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受教育产生一种高度的学生自觉性和道德自律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