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初探

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初探

ID:32574858

大小:63.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初探_第1页
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初探_第2页
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与创新意识初探鲁纯(肥东县八斗中学231624)【摘要】新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就是一种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要想语文教育适应新课改和时代的要求,必须在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溶入创新意识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教材课堂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语文教育是基础性、

2、工具性、人文性的教育,更是语言艺术的教育,情感的教育,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离不开创新教育,只有把创新意识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才可能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其今后的发展的需要,意义特别重大。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本人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紧扣课本,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教育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任何创新教育的尝试都应立足于教材,教材虽“无非是一些例子”(叶圣陶语),但毕竟是例子,它不

3、只是知识的载体,其中也包含着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训练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教师运用教材,不仅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获得创新能力。   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传统的观点认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一下:课文主题究竟有没有其他的理解?一番思考之后,学生提出,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4、这是“同情说”。有学生还指出,作者通过几件琐细的小事揭示了菲利普夫妇的那种虚荣得近似滑稽的丑态,正是这种强烈的虚荣心使得菲利普夫妇连多看于勒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这是“虚荣说”。这样的思考活动,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是辨证的、全面的,学生的创新思辩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2、立足课堂,适度把握课堂这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各项教学改革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才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质量,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教学

5、的实际,创造出适应社会需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结构安排上也需要有创新精神,根据时间学的观点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课文的需要大胆设计,使课堂结构既严谨有序,又生动活泼。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要求学生研究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模仿不同的角色,表现不同的语气、语调和神态。我身先士卒加入到活动中去,与学生同思考、共合作,从而消除了学生惯有的紧张心理,看到教师放松的表情,学生们大胆表演,都能体会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表演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有这样的不足或者缺陷。通过小

6、组合作,集思广益,大胆尝试,能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能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机会。事实证明,小组合作给语文课注入了新的血液,激起了学生创造思维的涟漪。3同时课堂又是学生思维最积极、最活跃的场所,这里经常能爆发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的火花自学生中来,如果不被发现,则可能自生自灭,不成气候。如被教师发现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学生则可能受到鼓励而发扬广大。   3、张扬个性,运用多种多样的创新教育方法   创新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的面很广,从教学方法角度而言,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3.1、利用歌曲,激发兴趣歌曲是一种美的艺术

7、,情感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初中生活泼好动,对歌曲也有很大的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选择一些有趣的歌曲可以营造活跃生动的课堂氛围,又能使学生产生轻松自如的心理,为学生愉悦地去探索、去创造奠定基础。在语文课前,我通过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歌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新课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我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唱《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既为新课的学习铺路搭桥,又能使学生在怡然自得中大胆创新。3.2、鼓励“班门弄斧”    目前,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

8、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问难的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