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鉴赏专题1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1

ID:32579581

大小:183.3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2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1_第1页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1_第2页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1_第3页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1_第4页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高考考试说明中的相关部分要求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给予恰当的评价鉴赏。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古诗鉴赏之形象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自然景物形象(意象):诗人借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分析形象问答模式提问方式:诗中刻划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抒情主人公、动植物)的形象。提问变式:从你 看到了一个诗人笔下的(抒情主人

2、公、动植物)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特征+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明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 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一、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

3、、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学会知人论世 2、解读描写手段3、借助诗中意象4、分析关键词句例题分析:(抒情主人公)(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作者,注释)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 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

4、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手段抓人物心理:“万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万里匹马”、““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参考答案】概括

5、形象特点概括形象特点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指出形象的意义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诗中该划了一个怎样的

6、人物形象,试作简析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将军(英雄)形象。“百战沙场碎铁衣”写出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数重围”写出全军已陷入绝境,突出形势危急,最后两句写在突营闯阵的时候,他射杀敌军主将,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表现了一个将军勇猛无畏的精神和气概。12贫女秦韬玉v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v[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

7、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②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答: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借她表达了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二、自然景物形象:物象、意象与意境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v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