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考试]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ID:32583808

大小:76.0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3

[考试]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_第1页
[考试]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_第2页
[考试]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_第3页
[考试]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_第4页
[考试]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主备教师薛方刚使用教师朱大伟单元解读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云南的歌会》出白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口口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白然牛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写出了其小的人

2、生滋味。善于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美,这正是汪曾祺散文的一大特点。《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利I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春酒》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燉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俗世奇人》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高人的形象。从一个小角度切入,一人仅写一事,却写得形神兼备,三笔就能够勾呵人物的神韵。语言幽默奇崛,弥

3、漫着浓浓的津腔津味。《绝唱》刻画了一位具有高超说唱艺术的民间艺人。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运用比喻将声音形象化的艺术手段。木单元的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儿点:1、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教学为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味文中重要的词语旬子,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还要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牛深入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2、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大。教师要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牛的知识储备与体验。3、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牛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利用当地民风民俗,使语文课鲜活、有趣。《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笫一课时教学冃标

4、:1、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方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而描写。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3、欣赏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教学过程:一、导入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吧。近儿年来,各种个人演唱会风起云涌。你敲喜欢谁的演唱会?能把当吋的场面描述一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情绪,活跃气氛。)学生白由发言,教师及时评价。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來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歌会——云南的歌会,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二、学生读书,整体感知全文。1、积累字词迤西yi熹微xi风啰hui当行hdng出色规矩2、读了全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牛可能说得五

5、花八门,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种不同场合下的民歌演唱会。)三、深入理解1、进一步读课文,看看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在内容、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与个人演唱会有何不同?(学生读书、思考)2、小组合作、交流3、班内交流、总结:A、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内容上有的侧重于比赛性质,有的侧重于自由漫歌,冇的侧重于流传性质;手法上冇的侧重于描绘人物,冇的侧重于描写环境,冇的侧重于场面描写。B、个人演唱会屮的歌者只有一人,是既定的;而云南歌会中的歌者有多个,可自山参加。C、个人演唱会演唱的歌曲是早已计划、准备好的;而云南歌会的歌唱内容是即兴而作、随意而发。D、个

6、人演唱会的舞台是固定的,显得严肃又辉煌;而云南歌会没有特意搭设的舞台,它多疑乡村山野为舞台,自然灵动。4、教师评价学生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牛总结出云南歌会的特点:H然、淳朴、H由、气势壮观。5、再读课文,进一步领会云南歌会的特点,体味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四、作业搜集你学过或听过的儿首云南民歌。第二课时教学冃标1、赏析、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2、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1、我们已经了解云南歌会这种民风民俗,你喜欢它吗?作者把对它的喜爱都融进了优美的字里行间。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这些词句,并赏析、品味(运用圈点批注的形式)2、小组交流3

7、、全班交流(教师可以补充“山路漫歌”中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的衬托作用)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并摘抄、积累优美的句段二、复述选择文中你喜欢的一种云南歌会场面,口头复述(一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训练口头表达力)三、展出搜集的云南民歌,看一看属于哪种歌会形式,动情的唱一唱。《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平淡而又韵味1足的语言特色。2、理解平凡生活小蕴含的人生情趣和诗意Z美。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犬吗?能不能介绍一下我们这儿在这一天有什么风俗?(激趣)二、整体感知1、朗读

8、课文。标画积累词句。(门楣粽子门槛觅菜车胤莫明其妙曾经沧海难为水)2、集体交流阅读感受;梳理文章思路。(端午风俗一家乡的鸭蛋一端午的鸭蛋)三、重点研读1、细读课文,対自己喜欢的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