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伤仲永》教学设计—武军红

[应用]《伤仲永》教学设计—武军红

ID:32584765

大小:62.9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3

[应用]《伤仲永》教学设计—武军红_第1页
[应用]《伤仲永》教学设计—武军红_第2页
[应用]《伤仲永》教学设计—武军红_第3页
[应用]《伤仲永》教学设计—武军红_第4页
[应用]《伤仲永》教学设计—武军红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伤仲永》教学设计—武军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伤仲永》教学设计山东省临月句县冶源初中武军红一、课前准备(一)学生准备(1)学习小组根据老师课前展示的与本课有关的问题,凭借兴趣预习本课内容。(2)小组或者个人利用百度,搜集并阅读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解决部分疑问并拓展知识面。(3)整理自己的预习所得知识信息和剩余疑问以备课堂互助解疑。(二)教师准备(1)老师利用百度搜索,搜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包括图文、视频等。通过图文、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将重点字词、重要语句的翻译。设计到幻灯片上或制成多媒体课件(或写在黑板上)。(3)提前了解各小组的预习成果和知识疑惑,设计好课堂流程,特别是准

2、备好精讲点拨和学生的合作探究内容。二、教学课题以成长的历程为主题,以伤仲永的故事为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让学生通过了解方仲永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自己成长中的苦与乐。(二)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三、教学目标(一)诵读课文,注意节奏,培养能力。(二)理清脉络,了解写法,明白道理。(三)感悟文意,认识教育,热爱学习。其中教学重点:理解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文章的立意。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材分析《伤仲永》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是王安石的一篇杂文体散文,作者通过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

3、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告诉人们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这个道理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有所了解。“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教学中,应当以“读”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以“方仲永”成长经历为红线,设疑而读,设疑而进,让学生真正以读的方式融入到故事中。将课堂内的课文学习分成“引出课文,诵读课文,译读课文,品读课文,比读课文”几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充实具

4、体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活动。五、教学方法(一)遵循本校“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拓展提高”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二)利用百度搜集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近距离组织教学,加深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六、教学过程(一)引出课文1、由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参考【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bae7246348d7clc708al458c.html2、走进作者:参考【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043flbd780eb6294dd886c34.html3、(板书课题)(二)诵读课文参考【百度视频】http://vide

5、o,baidu.com/v?word=%C9%CB%D6%D9%D3%C0%C0%CA%B6%Cl&ct=301989888&rn=20&pn=0&db=0&s=0&oq=shangzhongyong&fbl=800&f=3&rsp=0先放视频,让学生听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给生字词注音。接着,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利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把生字词写在黑板上,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1、掌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参考【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a5fca57201f69e31433294

6、fb.html2、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参考【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3d7d374dfe4733687e21aa60.htmlhttp://wenku.baidu.com/view/f154e3170b4e767f5acfcele.html(三)译读课文1、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疑难词语探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指导。3、解难释疑,重点翻译文章第三段参考【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4341219

7、.htm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3649918.html(四)品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最值得玩味的词、句并进行品析)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多媒体出示相关题目:参考【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52aeba778e9951e79b8927db.html(五)比读课文教师提供课外文言文语段,学生当堂阅读,并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