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及对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及对策

ID:32631771

大小:61.9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及对策摘要:回顾五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所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技能大赛在赛项设置、竞赛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完善竞赛制度、优化赛项设置和提升比赛标准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全国技能大赛的水平,扩大竞赛的影响力。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教育;问题;对策作者简介:杨延(1968-),女,天津市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题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编号:VE2008),主持人:杨延。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2、1-7518(2012)33-0078-0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创新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培养和选拔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其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不仅对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而且对社会、对行业企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参与其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技能大赛的功能、扩展其影响力,非常需要对完成的五届大赛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索深化改革的方法与途径。一、2008-201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成就与经验(如表1所示)连续三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论是参与的主办单位规模,还是赛项设置以及专业类别、学生规

3、模都实现了持续增长,尤其是随着比赛制度的不断完善,比赛项目的数量得到了大幅增加,如2012年中职的比赛项目数量由2008年的19项增加到60项,参赛选手由2008年的2500人在增加到2012年的9018人。2012年的比赛又有了新的变革,除了主赛场之外还设置了10个分赛区,另外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有6支正式的国外代表队参赛,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非洲联队等,还有欧洲等国的参赛选手,这就使得大赛成为具有国际化大赛,影响力获得提升。除了规模的发展以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所取得的成就更多的是体现在竞赛本身的变革方面,包括赛项的设计主体、竞赛内容与评判方式等诸多方面。(一)设计主体多元化技

4、能大赛的赛项设计与标准制定除了个别项目是以职业院校为主导来设计以外,其余的均是由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相关专业的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相关职业院校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研究制定的,因此赛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与学生长远的发展需求。以高职组为例,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的比赛,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移动集团、深圳华为、思科、华三、惠远等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了赛项设计,样题、考题命制及裁判工作,并提供了60余万元的比赛标准设备,这一赛项的企业参与度达到90%。另一赛项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的比赛,华中数控公司和沈阳机床集团派出技术人员参与了赛项

5、设计、比赛用题研讨、竞赛裁判等工作,为比赛提供了21台比赛用标准数控车床,以及比赛专用的工装、专用工具、常用工具、刀具和量具等。正是由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知名国际型大企业、专业教育专家的的深度参与,才有效地保障了技能大赛的技术先进性,权威性和代表性。大赛成果显示,来自于企业、学校等各方面,且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专家做评委,能够更真实、更科学地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并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准确地诊断出目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的改进。(二)竞赛内容扩展化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沿用学科教育的模式,在专业理论教学评价方法方面有比较完善的体系,而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存在

6、不足,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强调学生单一知识单项技能的水平,对学生综合性的职业能力评价不足,尤其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赛标准设计的依据是行业领域内共同认可的技术规范,是现阶段先进企业的先进技术、工艺规范,比赛内容的设计与企业实际的工作状况力求基本一致,竞赛所着力体现的是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员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必备的工作能力标准。因此,技能大赛在内容设计上非常注重对参赛选手在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与条件下,实现在规定设计方案、规定原理图与结构的要求下,完成技术工艺的能力以及整个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职业素质水平进行评判,不仅包括对常用工具的使用,对产品的加工方法和

7、工艺的操作,而且强调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意识,安全与环保意识等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些评价内容的系列设计,显示出大赛的评价目的不仅是要强调对单一技能胜任水平的评价,而且更加注重对在复杂的真实工作情境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技术、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彼此协调工作,最终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评价。评判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挑战性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复杂性的流程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如,电子产品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