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2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2

ID:32662373

大小:169.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2_第1页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2_第2页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2_第3页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2_第4页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21•读下图,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82°E38°N•••••••••••••••••••••::::::::::::::::::::::::渺••••••••••••••••I:::::::::::::::•••••••••••••••••••••••••••亀•・.:::::::••••<:::•古城遗址o当代城鎖•一X季节性河流厂J公略080km■■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古诗云:一阵风来一阵沙,有人行处没人家。据此完成2

2、〜3题。解析:依据图示的地理特征及经纬度数值判断,该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盆地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较小,再加上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早,因此,水资源是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城镇沿河流分布。答案:D2.古诗描写的自然坏境是()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西南地区B.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C.寒冷干燥的青藏高原D.春季沙尘暴多发的华北地区3.该地区的聚落特点是()A.呈点状,分布在山间盆地B.呈点状,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C.呈带状,分布在高原边缘D.呈团状,分布在盆地中央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

3、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4〜5题。解析:本题组通过古诗的语言描述考查沙漠边缘的乡村聚落。第2题,由材料“一阵风来一阵沙”,判断该地为多风沙的天气,应为我国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有人行处没人家”说明该地人口密度较小,而华北地区地形平坦,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第3题,由上题得知该地位于我国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缺乏水源。在缺水干旱地区,乡村聚落往往分布在泉水和河流附近,在沙漠边缘的地下水出露处则形成绿洲,分布特点为在水源附近呈点状分布。答案:2.B3.B2.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

4、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3.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解析:第4题,结合材料中“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容易受洪涝灾害的彫响,故A、B两项错误。C项虽然位于坡地上部,地势较高,但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此处泥沙淤积严重,故C项错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陡坡易发生崩塌、滑坡,聚落的选址应避开易发生崩塌滑坡的地方,故选D项。第5题,在农业社会,这些聚落发展

5、规模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地形越平坦聚落的发展受限越小,规模越大,因此C项正确。答案:4.D5.C4.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A.团状,地质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5.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A.甲B.乙C.丙D.T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2.图中()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3.该聚落()A.出现在图屮所示断裂产生前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

6、上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下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米)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读图,并完成10〜11题。解析木题主要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对其涉及的地理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此类试题,多给考生必要的图文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选择合理的正确答案。重点考查考生对于人文地理中聚落的区位选择、坏境脆弱区的生态问题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读、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能力。答案:6.D7.A8.D9.C10.2000—2010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A.较低

7、海拔的山地陡坡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统计图表的读图理解和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挖掘岀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平地面积小,人均耕地少,人地压力人,生态脆弱等隐性信息。乡村聚落的布局要有利于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平坦和接近水源的区位是有利于生产牛活的。通过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对比可以看出,各个海拔和坡度的聚落密度都在增加,但增加幅度最大的聚落主要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坡度较大的山地陡坡、海拔较高的山地是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答案:B11.该流域乡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