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桥之美》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桥之美》导学案

ID:32666306

大小:67.9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4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桥之美》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桥之美》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桥之美》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桥之美》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桥之美》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桥之美》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桥之美》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本文的主旨的方法。通过对比阅读,来进一步掌握本文在内容与写法上的特点。3.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一一描写细致、情景交融。4•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方法,并培养自己健康的审美意识。学习重难点1.了解由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2.找岀文中说明性的文字,并指出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引导学生能对本文的重点语句,学生入情入理的分析。学习方法指导本文

2、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范说明文,文中多处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语句优美,对我们学习写作很有启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既要用教学说明文的方法来教,又要重视感■受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可用朗读法、.讨论法、引导点拨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细心体会,反复揣摩。美点寻踪法,让学生自主发现精彩句子,在涵咏品味中接受美的熏陶,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思想,如勾画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质疑法,涵咏品评法,等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讨论、思考、品评、欣赏中快乐学习,快乐认识“桥之美”。课时:1预习导学…一不看不讲1•作者

3、介绍吴冠中教授,是现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而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吴冠中”这一名字,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其中一位作者一一罗贯中,作品是《-:国演义》。此外曹雪芹的作品是《红楼梦》,施耐庵(元末明初)的作品是《水浒传》,吴承恩的作品是《西游记》。2.听写字词煞风景销魂颐和园险峻飞瀑斟酌媒介纤细合作探究-…不议不讲1、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段讲了些什么内容?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吗?(学法指导:通过掌握段落中心句

4、的方法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本文的主旨。)2、作者爱桥源于什么?让我们来寻找桥之美美在什么地方?(学法指导:注意圈点勾画,学做批注,大胆积极思考,进行个性化的表述,享受自由、自主、完整、真实的阅读,读出真实的自我感受。)(1)(2)小组合作。根据画而,用“桥之美,美在的句式,概述文中所说到的桥的美?3、文章举了四个例子,其作用在哪里?(学法指导: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4、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找出文中你最欣赏的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幅画面,并说说为

5、什么喜欢?重点研读第④小节。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重点赏析以下语句:(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中国石拱桥》《桥之美》(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拓展延伸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

6、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冃。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举例说明。说明对象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着眼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桥的美学价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说明顺序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总-分-总说明方法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举例子为主语言特征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布置作业仿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题为《我校景点之美》的小短文,字数不

7、少于200字。板书设计桥之美芦苇石桥一感觉舒畅细柳拂桥一令人销魂长桥卧龙一宛如史诗风雨廊桥一形式独特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参考答案:合作探究…-不议不讲1、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段讲了些什么内容?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吗?明确:文章共七个自然段。第一段:文章总起,“画家见的桥最多”。第二段:从“小桥流水人家”词句入手,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引出下文,从画家的眼里谈桥之美。第三段:叙说“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以及“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一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引出下文对多种桥的美的述说。第四段

8、:承接上文具体写了:(1)乌镇“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2)江南水乡石桥与桥边景色谐调搭配,“也令画家销魂”。(3)卧龙一般的长桥之美。(4)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和苏州的宝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