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畿辅通志》编纂刍议.pdf

清光绪《畿辅通志》编纂刍议.pdf

ID:32699605

大小:220.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清光绪《畿辅通志》编纂刍议.pdf_第1页
清光绪《畿辅通志》编纂刍议.pdf_第2页
清光绪《畿辅通志》编纂刍议.pdf_第3页
清光绪《畿辅通志》编纂刍议.pdf_第4页
清光绪《畿辅通志》编纂刍议.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光绪《畿辅通志》编纂刍议.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光绪《畿辅通志》编纂刍议河北省衡水市文化局常海成提要:清光绪《畿辅通志》凡例别致、体例独特、资料充盈、巧避繁复。在河北五次编修通志中,实为佳作。虽有争议,但在志林中,享有盛名。关键词:出版简述特点之要争议名志修志在我国由来已久,历史上各种版本的志书林林总总、多如繁星。笔者编修《冀州市志》曾参阅各种志书数十部,其中清光绪版《畿辅通志》考订精审、体例完备、资料充实,为清代省志中的名志,读后令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一、《畿辅通志》出版简述通志一般泛指以省为范围纂修的地方志。清朝承历代修志之良风,开编撰志书之盛景。康熙十一年(16

2、72年)皇帝下令,在修缮县、州、府志同时,编撰省级通志。“直隶”系河北,在明清两代号称“畿辅”,时任直隶巡抚的于成龙1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首次编修《畿辅通志》,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格尔古德2任直隶巡抚时告竣,该志为46卷22门。《畿辅通志》第二次编修为雍正七年(1729年),唐执玉3、刘于义4、李卫5三任直隶总督(本朝二年裁巡抚设总督)相继监修,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刊行。该志共120卷,首卷图18幅,全志设诏谕、宸章、星野、人物、艺文等31门。这次编修,对前志“广为稽考、订误补缺”。第三次编修《畿辅通志》始

3、于同治十年(1871年),由直隶总督李鸿章聘黄彭年主撰。1于成龙(16l}一1684),清山西永宁人。曾任广西罗成知县,旋至福建安察史。任直隶巡抚间,创修《畿辅通志》。后为两江总督。平生为政清廉,以捕“盗”著称。2格尔古德,满族香兰旗人。进翰林院迁内阁学士。任直隶巡抚时即监编(《畿辅通志》,直至告竣。为政清廉,选贤与能,执法严厉,时称“铁面”。3唐执玉(1669—1733),江苏武进人。康熙进士,旋置督察院、左都御史等。雍正七年(1726年)六月任直隶总督,奉诏重修((畿辅通志》。4刘于义(?一1735),江苏武进人。康熙进

4、士,旋至刑部尚书等职。雍正九年九月(1731年10月)接替唐理直督事,续主持监修《畿辅通志》事宜。一年许调任陕甘总督。5李卫(1686一1738),江苏铜山人。官旋至浙江总督,兼管巡抚事。雍正十年七月(1732年9月)任直隶总督,后主修((畿辅通志》事,并告竣刊行凡例别致。凡例是志书编撰之准则,对规范统领全书至关重要。此志凡例一次列出28条(下文顺序号是笔者编加),条条规定实而不虚、且有创新。其首条列举志书体例,“《景定建康志》分图、表、志、传四篇,而体裁始备”,并述《江南志》、《续河南志》、《四川志》,“皆师其意,以纲统目

5、’’。唯有“《广西通志》分典、表、略、录、传五篇”。最后该凡例明确规定,“确守《建康志》之例”,“今仿其式,稍加变通,用纪、表、略、录、传为之同类。"凡例第四条记:“《广东志》每州县一图、今仿之,附《舆地略》。”第二十四条又述《四川志》“立杂传一门,今仿之,附列传之后。”总之其凡例不只确定编撰之行规,并道出“今仿之”其出处及优长,这在制定方志凡例中实不多见,应是一大特点。体例独特。《畿辅通志》在编撰体例上突破了传统门目体,采用类似正史纪传体,形成纪、表、略、录、传等诸体并用的独特风格。具体说来,它将涉及帝王诏谕、宸章、京师、

6、陵寝、行宫等列为“帝制纪”,辑为15卷。将府、厅、州沿革及职官、选举等列为“表”,辑30卷。表格这种归纳易行的表述方法在明及清初,用于志书尚不多见。而该志则将能用表格记述的内容均列表入志,其表在全志卷中多占十分之一,实为创举。同时将舆地、河渠、海防,经政,前事、艺文、金石、古迹为“略",辑136卷。将宦绩为“录”,辑10卷。将列传、列女传为“传",辑104卷。又有U卷为“杂传”,2卷为“识余”,1卷为“叙传”。分类得要,记叙得法。这种体例,类似当今有些志书编撰中使用的“版块体”,它较为篇章节的“门目体",更便于操作,并克服门

7、目体所设篇章架子大、实际内容空的弊病。此编撰之法独到,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实为可贵。资料充盈。志书堪称某一地域的百科全书,而光绪《畿辅通志》则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此书广搜资料,汇集成书,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可靠史料。我们在编写《冀州史志》时,从明、清、民国等旧志中摘录的职官表中,发现从西汉至宋的一千一百多年间,知冀州官仅有数名,这显然与历史不符。也曾翻阅了有关资料,所录官员仍有缺朝断代现象。于是找来1988年版《畿辅通志》查阅官职表,找到此段历史间,来冀州为官者137名,其中汉5名,三国、晋及十六国35名,魏、齐、周58名,隋9

8、名,唐20名,宋10名。这些珍重的史料填补了《冀州市志》这段历史空白。进而查证了冀州建置沿革、水系、匪祸、灾害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同时《畿辅通志》引录资型兰堡:羞塑婆塑圭婆出丝:增强工盅圭笪宝料牲_书卜⋯_一一,————————、———————————一一威性,为河北汇聚、保存、考证、引用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