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要点与精练

诗词鉴赏要点与精练

ID:32720610

大小:74.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5

诗词鉴赏要点与精练_第1页
诗词鉴赏要点与精练_第2页
诗词鉴赏要点与精练_第3页
诗词鉴赏要点与精练_第4页
诗词鉴赏要点与精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要点与精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

2、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一、分析诗歌“意境”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附:“画面”是总体形象,“景物”是细

3、节形象。把握“细节形象”,需要关注诗中体现这些形象的词语。把握“总体形象”,需要连缀“细节形象”,结合注释要点归纳得来。二、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解题格式:形象:身份+性格+(形象意义)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答题步骤: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思路分析】提问及变式:①“╳╳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②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③试说说这首诗中的

4、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三步走)(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三、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构思的分析与评价。1.解题格式:①手法+表达作用②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③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④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2.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思路分析】题目类型:(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5、?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答题步骤: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

6、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案:(6分)(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2分,每点1分。意

7、思对即可。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的给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

8、情扣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