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

ID:32723124

大小:62.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5

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_第1页
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_第2页
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_第3页
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_第4页
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摘要】:光与原子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利用相干光场与多能级原子作用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可以显著地改变原子介质的光学特性,产生许多有趣且重要的现象。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电磁感应透明(EIT)效应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并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回顾了EIT效应研究的发展过程,以及利用EIT介质色散增强,吸收减弱,高非线性折射率的特性,在非线性效应和量子效应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介绍了我们利用EIT介质进行的光脉冲

2、减速,光量子存储与双通道释放,可控光致旋光效应,冷原子中的多暗态现象,冷原子磁精细能级的态制备,以及原子磁精细能级布居情况的全光学测量等实验与理论工作。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制作了共焦F-P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研究需要高质量的光源。我们根据不同实验对光源的不同要求,设计制作了波长对应于Rb原子D1线和D2线的共焦F-P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通过共焦F-P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线宽由自由运转时的10MHz压窄到45KHz;采用电流同步扫描

3、技术,频率连续扫描范围可以达到3.4GHz。这种激光器主要应用在对激光线宽要求较高的实验中。采用Littrow式光栅反馈,将激光器线宽压窄到4MHz左右;采用电流同步扫描技术,频率连续扫描范围可以达到9GHz。这种激光器主要应用在对激光线宽要求不高,但需要大范围频率连续调谐的实验中。2)电磁感应透明及其与实验参量的关系。以A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为例,用半经典理论给出了EIT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了EIT介质的吸收和色散特性。用自制的不同线宽半导体激光器以及不同的Rb原子气室(普通Rb泡以及充缓冲气体Rb泡),实验研究了

4、EIT窗口宽度与各个实验参量间的关系。实验证明在耦合光较弱情况下,EIT窗口宽度与耦合光拉比频率成正比;减小耦合光和探针光的激光线宽可以压窄EIT窗口的宽度;只有当耦合光与探针光的线宽与原子基态间无辐射跃迁速率γ31可比拟时,充缓冲气体对EIT窗口的压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这些结论对于更好的理解不同参量在原子相干过程中的作用,更好的认识EIT效应的物理实质,以及更好的利用EIT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EIT介质中实现光脉冲减速及光量子存储。在基态简并的∧型三能级原子介质中,观察到了由EIT效应导致的光减速现象

5、,实验测得光脉冲的群速度被减慢到8000m/s。研究了经过EIT介质的光脉冲延迟时间对系统单光子频率失谐量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多普勒展宽效应的存在,在单光子频率失谐±600MHz范围内,光减速现象较为显著。这一研究结果为利用单光子频率失谐控制光的群速度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参考。在实现光脉冲减速的基础上,通过绝热地关断和开启耦合光,实验实现了EIT介质中的光量子存储与释放,存储时间可以达到100gs。在双∧型四能级原子系统中,采用不同波长(795nm和780nm)的读控制光,使存储在EIT介质中的光量子信息以不同

6、波长光脉冲形式释放出来。利用光栅可以将不同波长的释放光脉冲在空间上分离,从而实现存储光量子信息的可控双通道释放。这一结果用来实现高效的全光学路由器,多通道光开关等。4)由非对称EIT系统导致的光致旋光效应。在多能级EIT系统中,通过选择特定偏振的耦合光,可以破坏原子介质对探针光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分量折射率的对称性,从而导致探针光偏振面的旋转。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可以扣除吸收对转角的影响,准确测出由折射率变化引起的探针光偏振面转角。由于探针光两分量均与耦合光形成EIT,因此可以在与原子近共振频率处,用较低功率的耦

7、合光实现探针光偏振面的显著旋转,且二向色性小。实验中耦合光功率15mW时,可以使探针光偏振面旋转45°。转角的大小可以由探针光频率失谐,耦合光功率,以及气室温度来控制。这一光致旋光效应方案可以用来实现全光开关,原子波片等光量子器件。5)冷原子介质中的多暗态现象。建立了用于冷却与俘获~(87)Rb原子的磁光阱装置。分别采用收集荧光法和短程飞行时间法测量了俘获冷原子的数目和温度。磁光阱中俘获冷原子的数目为10~9个,密度为10~(11)cm~(-3),等效温度约为200μE。基于Labview6.0平台和PCI671

8、3数据采集卡开发了6通道时序信号发生器,实现了对冷原子系统的灵活控制。实验演示并理论解释了在多能级~(87)Rb冷原子介质中的多暗态效应。这一多暗态效应是由于耦合光在不同Zeeman子能级间不同的跃迁强度而造成的,且只能在冷原子介质中实现。这种多暗态系统可以用来实现多通道光通讯和多通道的量子信息处理。6)冷原子磁精细能级的态制备以及原子态布居情况测量。回顾了对原子磁精细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相干原子介质中非线性效应与量子效应的研究【摘要】:光与原子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利用相干光场与多能级原子作用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可以显著地改变原子介质的光学特性,产生许多有趣且重要的现象。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电磁感应透明(EIT)效应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并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回顾了EIT效应研究的发展过程,以及利用EIT介质色散增强,吸收减弱,高非线性折射率的特性,在非线性效应和量子效应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介绍了我们利用EIT介质进行的光脉冲

2、减速,光量子存储与双通道释放,可控光致旋光效应,冷原子中的多暗态现象,冷原子磁精细能级的态制备,以及原子磁精细能级布居情况的全光学测量等实验与理论工作。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制作了共焦F-P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研究需要高质量的光源。我们根据不同实验对光源的不同要求,设计制作了波长对应于Rb原子D1线和D2线的共焦F-P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通过共焦F-P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线宽由自由运转时的10MHz压窄到45KHz;采用电流同步扫描

3、技术,频率连续扫描范围可以达到3.4GHz。这种激光器主要应用在对激光线宽要求较高的实验中。采用Littrow式光栅反馈,将激光器线宽压窄到4MHz左右;采用电流同步扫描技术,频率连续扫描范围可以达到9GHz。这种激光器主要应用在对激光线宽要求不高,但需要大范围频率连续调谐的实验中。2)电磁感应透明及其与实验参量的关系。以A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为例,用半经典理论给出了EIT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了EIT介质的吸收和色散特性。用自制的不同线宽半导体激光器以及不同的Rb原子气室(普通Rb泡以及充缓冲气体Rb泡),实验研究了

4、EIT窗口宽度与各个实验参量间的关系。实验证明在耦合光较弱情况下,EIT窗口宽度与耦合光拉比频率成正比;减小耦合光和探针光的激光线宽可以压窄EIT窗口的宽度;只有当耦合光与探针光的线宽与原子基态间无辐射跃迁速率γ31可比拟时,充缓冲气体对EIT窗口的压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这些结论对于更好的理解不同参量在原子相干过程中的作用,更好的认识EIT效应的物理实质,以及更好的利用EIT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EIT介质中实现光脉冲减速及光量子存储。在基态简并的∧型三能级原子介质中,观察到了由EIT效应导致的光减速现象

5、,实验测得光脉冲的群速度被减慢到8000m/s。研究了经过EIT介质的光脉冲延迟时间对系统单光子频率失谐量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多普勒展宽效应的存在,在单光子频率失谐±600MHz范围内,光减速现象较为显著。这一研究结果为利用单光子频率失谐控制光的群速度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参考。在实现光脉冲减速的基础上,通过绝热地关断和开启耦合光,实验实现了EIT介质中的光量子存储与释放,存储时间可以达到100gs。在双∧型四能级原子系统中,采用不同波长(795nm和780nm)的读控制光,使存储在EIT介质中的光量子信息以不同

6、波长光脉冲形式释放出来。利用光栅可以将不同波长的释放光脉冲在空间上分离,从而实现存储光量子信息的可控双通道释放。这一结果用来实现高效的全光学路由器,多通道光开关等。4)由非对称EIT系统导致的光致旋光效应。在多能级EIT系统中,通过选择特定偏振的耦合光,可以破坏原子介质对探针光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分量折射率的对称性,从而导致探针光偏振面的旋转。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可以扣除吸收对转角的影响,准确测出由折射率变化引起的探针光偏振面转角。由于探针光两分量均与耦合光形成EIT,因此可以在与原子近共振频率处,用较低功率的耦

7、合光实现探针光偏振面的显著旋转,且二向色性小。实验中耦合光功率15mW时,可以使探针光偏振面旋转45°。转角的大小可以由探针光频率失谐,耦合光功率,以及气室温度来控制。这一光致旋光效应方案可以用来实现全光开关,原子波片等光量子器件。5)冷原子介质中的多暗态现象。建立了用于冷却与俘获~(87)Rb原子的磁光阱装置。分别采用收集荧光法和短程飞行时间法测量了俘获冷原子的数目和温度。磁光阱中俘获冷原子的数目为10~9个,密度为10~(11)cm~(-3),等效温度约为200μE。基于Labview6.0平台和PCI671

8、3数据采集卡开发了6通道时序信号发生器,实现了对冷原子系统的灵活控制。实验演示并理论解释了在多能级~(87)Rb冷原子介质中的多暗态效应。这一多暗态效应是由于耦合光在不同Zeeman子能级间不同的跃迁强度而造成的,且只能在冷原子介质中实现。这种多暗态系统可以用来实现多通道光通讯和多通道的量子信息处理。6)冷原子磁精细能级的态制备以及原子态布居情况测量。回顾了对原子磁精细能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