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金文“”“”“”字 王甲金

释金文“”“”“”字 王甲金

ID:32740176

大小:633.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释金文“”“”“”字 王甲金_第1页
释金文“”“”“”字 王甲金_第2页
释金文“”“”“”字 王甲金_第3页
释金文“”“”“”字 王甲金_第4页
释金文“”“”“”字 王甲金_第5页
资源描述:

《释金文“”“”“”字 王甲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xianqin.org2010年6月9日釋金文“巂”、“見”、“雟見”字【首發】王甲金(古文字民間愛好者)e-mail:jiaguwenwang@hotmail.com本人近期連續發表了幾篇文章討論“雟”、“燕”等字,並認為“雟”字裡的鳥應該就是燕。王甲金:《“燕”之傳奇》,簡帛研究網站,2010/5/28。鏈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10/wangjiajin002.htm王甲金:《釋甲骨文及金文裡幾個與“燕”有關的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

2、,2010年6月1日。鏈接: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31.html王甲金:《甲骨文中“燕羊皿”字又一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0年6月5日。鏈接: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940.html昨日在2009年7月出版的《晉國雄風:山西出土兩周文物精華》一書中又看到山西絳縣橫水墓地出土的三件同銘的西周青銅器,作器者名字中有“雟”旁。《晉國雄風:山西出土兩周文物精華》:大連現代博物館、山西博物院、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萬卷

3、出版公司(瀋陽),2009該書中這幾則銘文未附釋文,也未釋人名,未定正式器名,笔者现草此小文針對作器者名字的字形字義稍加討論。三件青銅器的作器者是“”,第一字此前未見,從“雟”從“見”,當隸定作“”;第二字是“爾”,故作器者全名為“爾”。依據學術界對青銅器命名慣例,這三件器物的名稱可以叫做〈爾觥〉、〈爾方彝〉、〈爾尊〉。該三件青銅器圖片及銘文請見表一:表一:書中器名:獸形觥書中器名:獸面紋方彝書中器名:獸面紋尊本文器名:爾觥本文器名:爾方彝本文器名:爾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xianqin.org2010年6月9日器銘蓋銘器

4、銘按“”字《說文》未見,《集韻》《類篇》則謂:“?五圭切,堄平聲。視也。”這話未說明白,大概是看到字裡有“見”就說字義是“視”,至於“巂”那就只是聲符而已,對解釋“”這個字的字義沒有貢獻。本人不贊成這種思路、這種理論、這種研究方法,到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呢?難道不能是一開始“巂”用來表達意涵,而因為有了它,之後就根據它來發聲?當然啦,或許《集韻》《類篇》所記錄的就是當時所知“”字的字義,而非作者自己的發明;但真這樣的話也剛好告訴了我們,中國字大部份都已經失去了本義,而且恐怕是從戰國時代開始就已如此。底下我就試著探討“”字的字義。關於“巂”字本人

5、之前已經談過不少(見上述所引本人文章),簡單講就是認為該字裡的鳥其實就是“燕”,而“燕”在商朝被認為是“繁衍鳥”,甚至還是商人的祖先。進入周朝後,即便周人不拿燕當祖先,他們大概也不會拋棄燕的“繁衍鳥”象徵義。再看右邊的“見”,這個字除了“見”之外當然還有別的用法,如金文裡出現多次的“”字(字形見表二大圖)。“”的字形很穩定(),右邊是“見”,左上方是“日”,左下方是“尹”。“”字《說文》未見,而以本文的目的而言,我們在這裡甚至沒有必要詳細分析“”字的字形與字義間的關係,重要的就是看看字義。《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簡稱《銘文選》)釋文207頁把〈

6、簋〉銘文裡的“皇祖考”解釋為“我光明的皇祖考”,那麼“”就是形容詞了,是“光明的”之意。《商周青銅器銘文選》:馬承源主編,陳佩芬等編撰。文物出版社,1988但是〈鐘〉裡的“福”就不能這樣解釋了,這裡的“”就應該是動詞了,大約是祈求之意。再看〈史墻盤〉裡追述先祖“祗穆王”,這裡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xianqin.org2010年6月9日就是很鄭重的事了。再看〈追簋〉裡的“敢對天子揚”,這不由讓我們想到金文裡的套語“敢對揚天子休”。由這幾個例子可以看出,“”字要麼用於先祖,要麼用於周王,要麼用於祈福,都是非同小可的人與事

7、。而既然“揚”可以並舉連用,那兩字即使不是同義起碼也是相合相和的。我們看“揚”的字形,左上方也是“日”,右邊則是“丮”,也是側面人形,只不過沒有畫出眼睛而已。“丮”字和其他幾個側面人形的字如“欠”、“頁”等應該都有類似的意思,就是希冀、渴望、祈求、崇拜等。王甲金,《古字旁觀之三:論夒、[夒戈]、[西夒]並論西周成語“柔遠能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0年3月25日。鏈結: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882.html王甲金,《古字旁觀之四:釋“夙”、“”》,中國社會科學

8、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0年4月6日。鏈結: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894.html王甲金,《古字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