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

ID:32744703

大小:101.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总结提升练习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章末总结提升[知识网络]差异性水文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然理境自地坏太阳辐射②③人类活动整体性参考答案:①气候②下垫血③大气环流④纬度地带性⑤垂直地帯性[触摸高考]主题一山地的垂直地带性1.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⑵题。海拔/m700050006000地地地"甲乙.内帰□□国槪冰葺带亚冰省带高山草何带A山戢压带山地呑苴氐带山地a原带山地荒漠貳署山地(1)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C.昆仑山B.南岭D.喜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解析:第⑴题,读图,根据图中冰

2、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不可能在第三阶梯,A、B错。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C对。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约4000千米,D错。第(2)题,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一草原一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所以彫响垂直口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答案:(1)C(2)B主题升华■►垂直自然带数目与雪线(1)垂直自然带的数量和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垂直带谱。一个山体或一条山脉可以有多个带谱,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2)影响垂

3、直口然带数冃的因素。纬奇%—少T多垂苴带谱1多L——少一高低海拔大小相対高度(3)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其关系如下:【特别提示】就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暈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主题二非地带性分异2.读图,完成(1)〜(2)题。50°E(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

4、和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①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②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笫(2)题,四个选项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四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及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都形成热带雨林带。答案:(1)D(2)C主题升华■►非地带性分异的判断1.熟悉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南回熾1

5、

6、=囤回on]画画滅船I阔1

7、林囲峻粋冏林E2温馳O1.明确与地带性分异的关系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或不鲜明。地带性因素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在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2.掌握判断的方法(1)根据影响因素判断:地带性主要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影响;非地带性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源等因素影响。(2)根据地带性判断:判断一个自然景观是否属非地带性分异,首先判断该地的地带性景观是什么?如果与该地的地带性景观不同,那么该自然景观属非地带性分界,也是说“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或者说“该出

8、现的地方,它没有出现”。(3)熟记典型非地带性分异案例: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沙漠的形成;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在南半球的缺失;东非高原上热带草原带的形成;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