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下册语文过程性检测试卷

七级下册语文过程性检测试卷

ID:32770638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5

七级下册语文过程性检测试卷_第1页
七级下册语文过程性检测试卷_第2页
七级下册语文过程性检测试卷_第3页
七级下册语文过程性检测试卷_第4页
七级下册语文过程性检测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级下册语文过程性检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拟卷:金南中学陈玉军七年级下册语文过程性检测试卷积累与运用1、依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6分)(páng)礴主(zǎi)摇(yè)(chéng)清滑jī(zīzī)不倦qiè而不舍静(mì)Jí取zhuó热根深dì固其huì有钳2、给词语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6分)酝酿()澹澹()静谧()沿溯阻绝()应和()黄晕()芊芊()春华秋实()泄气()倔强()卷帙()胠箧()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4分美不胜收赏心悦目花枝召展星罗棋布闲情逸至呼朋引伴出乎意料斑斑点点轻飞漫舞正儿八经抖擞精神披蓑带笠4、下列句子

2、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人危言耸听地说地球在上世纪末发生爆炸,现在想来真是无稽之谈。B、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语重心长的谈话,使犯了错误的小明心悦诚服。C、他今天身体不舒服,还没有到操场就情不自禁地吐了。D、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青少年要有求知的渴望,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B、能否培养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关键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C、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增长知识的

3、极为重要的途径。D、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向世人宣布了中国是有能力举办7/7高科技含量的大型竞赛的。6、诗文填空。14分①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③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④衣欲湿杏花雨,。(宋代诗人志南和尚的《绝句》)⑤绿树荫浓夏日长,。水晶帘动微风起,。(唐朝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春》)⑦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⑧,可以为师矣。⑨学而不思则罔,。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⑾默而知之,,诲人不倦,

4、何有于我哉!(《论语》)7、进入中学后,李小明的妈妈仍然在叮嘱他:“可=要做一个乖孩子,像牛那样踏实、憨厚。”而李小明却说:“我要像儿狼那样敢作敢为,有冒险精神!”你同意谁的观点?并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阅读理解(一)阅读郦道元的《三峡》。(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濑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7/7(

5、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萧,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①略无阙处()②虽乘奔御风()③每至晴初霜旦()④属引凄异()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出下列文言句子。4分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

6、么作用?3分2、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请说出这首诗在内容上与上文之间的联系。(3分)3、本文描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二)阅读《梵天寺木塔》一文,完成下列题目。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7/7匠

7、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服其精练。1、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盖钉板上下弥束()②患其塔动()③贻以金钗()④人皆伏其精练()2、下列文言句子中加上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匠师如其言,/如土中狗蝎。(《以虫治虫》)C、未布瓦,上轻,故如此。/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D、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3、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2分但逐

8、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4、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问塔动之因”,而喻皓是笑着回答,这个“笑”说明了什么?3分5、文章末尾“人皆伏其精练。”这一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1、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三)阅读骆驼的《红橘甜了》一文,完成下列题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