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

ID:32801390

大小:58.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_第1页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_第2页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_第3页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问晓勇(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咸阳713602)摘要: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也发牛了根木性变革,企业物资、资金流动在不断加速,企业原有游戏规则也随之不断改变。电力企业要适应这些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寻求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取胜。通过与国外先进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国内的电力企业需要以信息化为支撑,建“一体化”物资管理系统,推行物资集中釆购,联合储备集约配送,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

2、企业竞争力。关键词:物资,管理,创新,信息化1.刖S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总体下滑,电力需求严重短缺,这使得中国电力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也使得中国电力企业的决策者们需要应对纷繁复杂的管理难题。制定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和科学高效的计划部署,实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创新的整体战略,提高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协同运作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木、实现人、财、物一体化的资源整合管理。而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全面与准确的信息支撑,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2.与国外先进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对比分析国外先进电力企业普遍实施

3、了成熟的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从而在一个信息化的高层次平台上进行牛产运作,展开市场竞争,提高企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强化企业资源的整体运作能力,突显出企业在激烈竞争与风云变幻的全球市场中不俗的赢利能力。两相对比一体化,国外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信息物资管理水平明显较高,国内电力企业信息化还有较大的差距,物资信息管理差的更远。整体表现为:(1)物资运转周期,及时性、准确性上的差异。跨学科系统集成和综合分析研究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据国外统计资料,跨学科系统集成使钻井前地质/地球物理评价的周期缩短至过去的50%,

4、业务人员可以用更多的吋间进行数据的解释(>50%),而不是数据的整理和转换,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物资运转的及吋性和准确性。(2)物资数字化,数据规范管理上的差距。国外大的电力公司基本实现了物资存储数据的自动采集、实吋传输,以物资联储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全球化数据仓库,借助数据仓库对数据实现了规范管理。(3)现场生产运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相当一部分国外公司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跨地域物资现场管理,实现了物资联储管理,集约配送。在国外,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已经完成了全球性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其核心业务发展

5、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国内,虽然多数人公司物资采购信息化水平在加速提高,但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具体表现为:(1)物资供应队伍建设方面。国内企业物资供应系统的人员文化素质低,职业技术水平不高,岗位结构不合理,岗位培训重视不够。国内电力企业没有相关要求;岗位结构国外大公司侧重管理控制,采购操作次之,供应服务最轻,而国内恰恰相反;岗位培训投入,国外也远远高于国内企业。(2)业务运作模式方面。国外大公司多采用集中采购、分散执行模式(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在企业采购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国内企业多采用企业自行采购为主,

6、总部直接集中采购为辅,总部组织集中采购比重最小;国外大公司采购主要采取框架协议采购方式一体化,减少了采购重复操作,极人提高了工作效率。国内企业主要采购方式为一单一签的询比价采购,工作效率低;国外大公司物资采购多用业务系统和交易系统自动处理,充分利用计算机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国内企业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国外大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采购,追求供应总成本最低和供应风险最低,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差距明显。(3)供应商管理方面。与国外大公司相比,对供应商的管理差距也很明显。国外大公司供应商网络规模逐年在缩小,大力加强

7、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培育力度,采购在向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群体集中,而且采用业绩引导订货,多与上一年度业绩评价好的供应商交易。国内公司供应商网络在逐年增加,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的培育工作刚刚起步,效果不明显,业绩引导供货机制刚刚建立。3•信息化、网络化、信息综合化水平低所带来的弊端受传统观念影响,国内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大部分仍I口存在着资源分散、基础薄弱、缺少供应上的沟通协作,信息传递失真,牛鞭效应严重等现象。物资信息平台与各种物资运作环节没有实现有效的衔接,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对物资资源的最佳配置

8、。(1)供求信息综合水平低,缺乏针对性。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一方面存在着多批次小批量的问题,另一方面物资供应生产厂家的批量生产存在着高批量的问题,实际需要与供应不匹配。不仅如此,由于往往同物资来源于不同的供应商,导致了供应信息缺乏整合分析、导向性水平较低。没有完善供应商资料的档案化管理,供应商选择变化较大,带来了信息的波动性大,不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2)供求双方信息沟通存在障碍。采购过程中企业往往会保留很多私有信息,害怕给予供应商的信息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