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研读意义与模式初探

国学经典研读意义与模式初探

ID:32807989

大小:55.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国学经典研读意义与模式初探_第1页
国学经典研读意义与模式初探_第2页
国学经典研读意义与模式初探_第3页
国学经典研读意义与模式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研读意义与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学经典研读意义与模式初探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初级中学莫绮霞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而国学经典,更是经典中的精萃,对中小学生侣导国学经典研读的意义在于:第一,能使我们的学牛对祖国煌煌五千年文化有着更多的了解与掌握,更多的亲近与热爱。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是一个著名的礼仪之邦,有伟大的文人武将,有璀璨的文学成就,有古朴的民俗风情,有深刻的为人之道,有辉煌的曲折历史……可是,在追求“潮流”、“时尚”的今天,中小学生手中所及眼中所阅的只是一些或朦胧或搞笑的杂志小说,国学经典在他们心中缺失了应有的一席之位。对于祖国的灿烂文化,学牛们只听说是博大

2、精深,却不知道有哪些文化,不知道精深在哪,因此难有真正的敬仰与热爱之情。倡导国学经典的研读,就是给了他们一个了解和亲近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第二,在中小学牛中进行国学研读的实验,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雕塑的负责。中小学时代,正是一个人成长中特别关键的时期,他们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环境的原因,他们多数人心中容易接受的是新鲜迷离的现实:前卫怪异的仪表打扮、颓废懒惰的学习态度,散漫叛逆的生活作风等,他们追求歌星影星,浮躁而空虚。在这时让他们读读经典,他们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能感受汉字内涵之深厚,乂能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这不正是对学牛牛命的尊重和心灵的雕塑吗?从长远来

3、说,养成爱经典、读经典的好习惯,在一个人一牛的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世方面,都会蕴含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三,能培养和提高学牛的语文素养。按照新课标的意思,语文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品质等五个基木要素。那么,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智力、积累社会文化和陶冶人格,则构成了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木内涵。国学经典中包括了丰富的各方面内容,硏读国学经典,无疑是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极好方法。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最基本的国学经典著作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唐诗》等,这些经典作品朗朗上口,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是不无裨益的:既可以

4、使学生认读大量汉字,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锻炼良好口才,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熏陶学生的好气质、好品质。综合来说,熟读和感悟这些国学经典的中小学生,必将在文化索养和道德修养方面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国学经典并不是学生喜欢读的书,现在的人一般很少读国学经典。不读经的原因用朱自清的话就是“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因为很多人对经典读不懂,读不进去,自然也就不想读了,所以作为老师的应该首先去研读,然后好好地引导学生去研读。从一名老师的角度来说,国学经典研读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有三种:一,专门课;二,在语文课中巧妙穿插;三,课外读。一、用专门课研读国学经典专门课上,

5、老师应该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的内容,用诵读、故事、说理等方式,说古论今,使学生理解经典。并适当开展一些诵读、讲故事的比赛等,使学生深入地体会经典。或者是一节专门的展示课,让学生把他们在课外阅读经典的收获用语言、图画、文字、歌唱等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分享,使读经逐渐成为学生们的一种爱好。但要强调的是,无论哪种形式,课堂上的朗朗书声是最重要的。二、在语文课中巧妙穿插、背诵国学经典。语文课是一个强大的阵地,可以涉及各科领域、综合各科知识,当然也可以巧妙插入对国学经典的研读方法一,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这个小阵地要求背诵规定的国学经典篇目,每次轮二至三人。方法二,在教学课文时,善于发现与国学经

6、典联系的内容,从而引经据典,使读经与课文学习一举两得。比如说,《三字经》和《弟子规》就是语文课中可以经常联系到的内容。学习《小巷深处》吋,由“母爱”这个主题可联系“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谈到对父母的正确态度吋,可联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学习《最苦与最乐》时,可让学生背诵“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段,以便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尽学生之责一一“学习”时的苦与乐。方法三,要求在写作吋恰当引用国学经典中的语句,让经典融入学生的

7、思维中。好的句子用得多了,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随吋可以吟出口,从而陶冶性情,所以在作文训练中,一定要鼓励和要求学生会引用相关语句。三、指导学生课外研读国学经典首先,要做好学生读经典的动员工作,要求学生由平时的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转化。功利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放松或考试,可是经典阅读在长知识、开眼界、净心灵等方面有更大的功效。读书,有长远之效,一个人,读什么书,可反映出什么样的气质与修养,所以,要鼓励学生多读国学经典。还要要求学生由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化,即要注重阅读意志的培养和磨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