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李林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李林教案

ID:32817363

大小:55.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寡人之于国也》李林教案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李林教案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李林教案_第3页
《寡人之于国也》李林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李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口标】1、通过梳理课文内容,体悟孟子论辩艺术2、深入了解本课屮孟子的仁政思想3、学以致用,评判孟了仁政措施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1、课文屮“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2、比喻论证的效果3、本课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难点】结合吋代特征,评析本课孟子仁政思想的治国。导入:北宋大儒张横渠冇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最能表现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彰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往圣先贤孟子,來感受他那炙热的济世为民之心。全班先齐声朗读。一、分析课文结构,理清思路。这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

2、,谈话屮,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什么问题?生:邻国Z民不加少,寡人Z民不加多,何也?板书:问题是什么:民不加多,何也?问题探究:1、梁惠王为什么要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生:从战国局势、魏国国情、梁惠王口身答师补充:魏国国情2、梁惠王向孟子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孟子是怎样回答的?他想说明什么?我们先齐读第2——4段,思考问题板书:为什么:生:王好战,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故事。那孟子想说明什么?跑五十步和一百步,性质一样,都是临阵脱逃。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做法和邻国君王治政的不用心没冇什么本质区别,都是没冇尽心治理国家,没冇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疾苦。梁惠王的移民移粟?治标不治本。

3、比喻说理,引君入殽,从而自然引出下文孟子对于如何使民加多措施的阐述。板书:为什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喻证3、那在孟子看来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呢?齐读文章5、6段,思考问题板书怎么办:生:措施一一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湾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组排比)效果:有吃有穿有用,生有所养,死有所葬,是解决百姓的基本生活问题这叫一养民(物质)物质文明建设板书怎么办:养民进一步的措施呢?(四组排比句)生:“五亩Z宅,树Z以桑,鸡豚狗彘Z畜,无失其时;百亩Zffl,勿夺英时谨庠序Z教,屮Z以孝悌Z义效果:穿的好,教育的好,尊老爱老、知耻懂礼。这叫富民、教民。板书怎么办:养民富民教民师:

4、这七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百姓有吃有穿有用,生活富足,老冇所养、死冇所葬,民风淳朴、•其乐融融,何愁民不加多?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Z有也”的结论,即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4、孟子在第五、六段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最后一段又写了什么?学生朗读最后一段生:运用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贫富的差距;用了比喻,讽刺君王的推卸责任,劝勉君王不要罪岁。问:“王无罪岁”应当罪谁?生:王耍罪己,要反思,要自省,耍真正爱民,体恤民,施行仁政,天下的百姓才会归顺。即,斯天下之民至焉。板书怎么办:养民富民教民、A

5、施行仁政君王□省爱民’师:至此,在回答梁惠王民加多的问题吋,孟子巧妙地宣扬了他的仁政思想。二、合作探究。5、如果你是梁惠王,你会接受孟子的“仁政”措施吗?为什么?你还有更好的治国之策吗?不拘于答案,只耍言Z成理,可接受、可不接受,也可有保留和补充,只有对孟子本课阐述的仁政思想给予理性的评价,并能较好运用文学知识和史学知识,对治国之策提出自己的远见卓识即可。6、孟子在本课阐释的仁政思想在当下冇何借鉴意义?(古为今用)结合文木,联系当下,有理有据即可。参考答案:1、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再进一步发展经济,振兴教冇,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

6、的凝聚力。2、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丽提是休养牛: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3、统治者严以律己,不推卸责任。4、加强百姓的道德教育,是经济发展的良好保障。5、开发自然资源,不能肆意役使白然,要尊重白然,做到“不滥”、“不竭”,使人与H然协调发展,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概念。6、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祁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三、课堂小结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到那颗博大仁爱的心,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凿凿言辞小浸染着的“经世济民”社会立场。那双锐利的眼睛,犀利的目光逼视着后人向人

7、性看齐,向道徳看齐。四、布置作业假若孟子穿越到今天的和平年代,欣喜之余恐怕要针眨吋弊了?请以《孟子见习近平》为题,就你关注的民生中的一些问题,写一段两个人展开的对话。字数不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