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版)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八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

(四川版)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八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

ID:32828830

大小:59.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四川版)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八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1页
(四川版)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八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2页
(四川版)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八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3页
(四川版)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八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川版)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八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八文言文阅读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一)(2015,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导学号:49192136)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界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Z通悟,受Z天也

2、。其受Z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Z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Z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Z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Z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世隶耕(属于)B.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弓I)D.不能称前时之闻(称赞)【解析】“称”:相当;相符合。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真无马邪••B.或以钱币乞之以刀劈狼首••C.贤于材人远矣能谤讥于市朝••D.卒Z为众人将军岂愿见Z乎••【解析】A.其:①

3、代词,代替仲永写的诗;②语气助词,难道,表推测。B.介词,用。C.①副词,比;②介词,在。D.①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代词,他。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本文叙写“神童”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揭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B.全文叙事简约,如第二段屮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语,即交代了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C.善用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受之人”的严重后果。A.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对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哀伤和惋惜,进而借事说理,提出了

4、对世人的告诫与警醒。【解析】C.“本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错误。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仲永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了书具给仲永。(2)仲永Z通悟,受Z天也。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二)(2014,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导学号:49192137)《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tl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朗鹃,子知Z乎?夫鹤鹄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5、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鸥得腐鼠,鹤越过Z,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修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Z不知鱼Z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Z而问我,我知Z濠上也。”••1.下列语句小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惠子相梁(做宰相)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玩)■D.请循其本(本心)【解析】本:本源,初始。

6、2.下列语句屮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其名为鸿鹄其如土石何B.夫酒鹄发于南海子墨子闻之,起于鲁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拔山倒树而來D.我知之濠上也辍耕之陇上••【解析】B项均是介词,“从”。A项第一个“其”代词,“它的”,第二个“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D项第一个“之”代词,代“鱼之乐”,第二个“之”动词,至I」。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第一个文段,借鹤鹄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B

7、.鸦细的故事中,庄子用“鸦纳”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鹘”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解析】“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不合文意。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前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2)倫

8、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條鱼游得悠闲,这是鱼的快乐啊。(三)(2013,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导学号:49192138)浙江Z潮,天下Z伟观也。自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