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宾斯坦与x效率理论

莱宾斯坦与x效率理论

ID:32834485

大小:56.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莱宾斯坦与x效率理论_第1页
莱宾斯坦与x效率理论_第2页
莱宾斯坦与x效率理论_第3页
莱宾斯坦与x效率理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莱宾斯坦与x效率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效率”一词被西方经济学学者们关注,各种经济理论学派对于效率的研究展开激烈的争论。由于资源具有的稀缺性的特征,经济学理论上可将效率理解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效率问题的发展由来己久,木文现将其进行梳理以及总结。(-)效率在古典经济学中的应用从资源配置上来看,亚当•斯密主张“看不见的手”理论,其理论主张市场(“看不见的手”)在个人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下,公共利益由此不断增加,这其实就是资源效率配置的优化过程,也即是社会资源在个人实现效率优化的同时达到其效率最佳的过程⑴

2、。在亚当斯密提出来“看不见的手”理论之后,19世纪60、70年代西方经济学者又提出了“边际学派”思想,该思想集成古典经济学的系统思想。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W.S.Jcvons>M.E.Walras以及K.Menger,他们主要运用了“边际”、“均衡”等为屮心的思想理论对传统意义上的效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其中的边际递减理论是较为显著代表的理论思想,边际递减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资源投入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水平时,再增加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效果将会趋向递减。所以,若市场中的要素资源自身有多种的用途,而资源在不

3、同的部门之间流动的阻碍(不完全竞争、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合同的费用成本)是足够小的,由于这个原因,市场上的投资者们会将资源从获利较小的部门行业从而转向获利较多的部门行业,使得单位的资源累积量获得增加,因而总体配置资源的效率达到最优。(二)效率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应用20世纪初期,由于人们对于市场的垄断、公共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等相关市场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效率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者们中的争论口益兴起,新古典主义提出一个具典型的代表意义的思想概念一帕累托效率。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内托在20世纪初给特定的资源进行相关的配置

4、,他认为如果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无法通过任何的改变使得整个体系中至少一人的状况变好而同时也保持其他人的情况变得更坏,那这种配置资源的模式就可以称得上是最优的。在此之后,E.Barone,J.R.Hicks以及P.A.Samuelson对其理论进行了丰富与发展。K.Arrow以及G.Debreu运用了数学上的公式模型推导了这个模型的证明过程。帕内托效率使得古典经济学理论中人们对其“看不见的手”的相关界定更加的具体化,也给政府干预国家经济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⑵。(三)X效率理论X效率理论由美国哈维•莱宾斯

5、坦在《配置效率与X效率》(1966年)中首次提出。该理论研究的起点主要是探索有关社会福利以及市场垄断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的代表作有:《配置效率与X效率》(1966)、《超经济的新基础》(1976)、《X效率通论和经济发展》(1978)和《通货膨胀、收入分配和X效率理论》(1980)等。莱宾斯坦发现对于个人、企业或者产业而言,绩效是随着努力效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莱宾斯坦收集大量的数据来证明,其中有三种类型的数据是显著的:一是在很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造业中,对于资木和劳动投入不变动的前提下

6、,通过改变经理和运功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改变公司的激励机制,就可以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显著的变化⑶。这也清楚地表明,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投入因素,比如劳动的投入与资本等等,另外还有一种更大的原因在影响着工业产出与其劳动的生产率;二是根据相关的数据了解到,由于外部的竞争增加因而使得配置的效率提高这种情况所获得的效率减小,通常情况下不会超出其百分之一产出的十分之一。如此小的估值的岀现是由于假定企业在购买以及使用投入的要素上是有效率的,因而企业会依据其生产或成本的函数来运作。也可以理解为:若企业组织没有变化,从广义上

7、讲,企业的效率所得的主要是因而价格以及产量的变化而产生的净边际效应;三是对于罗伯特•蒙戴尔(robert•mundell,1962)思想的回应。罗伯特.蒙戴尔认为配置效率值很小的原因是因为市场的力量只是对其效率造成了损失并因此认为经济学界应重新组建配置效率收益的相关方法。莱宾斯坦从另外的方面解释了其原因,他考虑到到可能会有一种与配置效率不同的其他的效率因素在资源配置屮影响其过程因而他在最初的研究中没有考虑配置效率,因为他所研究的效率类型在当时并不为经济学界所知,因而称之为X效率。哈维•莱宾斯指出因为个

8、人惰性的存在,努力程度的不同,因而最大化是个人的特例,而非最大化才是企业的一般状况,生产函数取决于企业相关的内部环境和个人的动机,其投入量成本增加的比例和产岀量成本增加的比例Z间有必然的联系,而产品价格的提高也可能伴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x效率理论的基本假设:相关经济学者对于X效率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基木假设方面,X效率理论的假设总结为五点:第一,作决策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人企业是多个个人组成的集体,传统的经济理论都将企业作为其决策单位,这也就假设了企业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